
英:/',kəʊbə'lɪdʒərənt/ 美:/'ˌkoʊbɪˈlɪdʒərənt/
n. 共同參戰國;戰時盟國
根據多個詞典釋義,"cobelligerent" 是一個國際關系術語,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詞義解析
二、核心特征
三、發音指南
四、常見誤用 需注意與"ally"(正式盟友)的區别:前者是臨時性軍事合作,後者通常有正式條約約束。例如二戰期間,蘇聯與西方國家雖是cobelligerents,但并非正式盟友。
五、典型用例 在學術寫作中,該詞常用于描述二戰期間的合作關系,如1941年蘇聯與英國共同對抗納粹德國時的關系定位。
cobelligerent(共戰國)是一個由“co-”和“belligerent”兩個詞綴組成的單詞,表示在戰争中與另一方共同作戰的國家或軍隊。它通常用于描述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的軍事同盟關系,這些國家共享一個共同的敵人,但并未籤訂正式的條約或協議。
詞性: 形容詞
發音: [koh-buh-li-juh-runt]
定義: 與敵對方在同一戰争中作戰的,但未與其籤訂正式條約或協議的國家或軍隊。
用法:
解釋:
cobelligerent是一個描述兩個或多個國家在同一場戰争中共同作戰的詞語。與盟友不同,cobelligerent沒有籤署正式的條約或協議。這意味着cobelligerent之間沒有共同的政治、經濟或其他類型的聯盟,而是在戰争期間共同作戰。cobelligerent通常用于描述二戰時期的同盟,例如美國和英國與蘇聯作為cobelligerents對抗德國和日本。
近義詞: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