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Cleridae是什麼意思,Clerida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n. [昆] 郭公蟲科

  • 專業解析

    Cleridae(郭公蟲科)是鞘翅目(Coleoptera)下的一個昆蟲科,中文通常稱為郭公蟲科。其成員常被稱作郭公蟲或checkered beetles(方格甲蟲)。以下是關于該科的詳細解釋:

    1. 分類地位與基本特征:

      • Cleridae 屬于鞘翅目多食亞目(Polyphaga)下的郭公蟲總科(Cleroidea)。
      • 該科昆蟲體型通常為細長形或略扁,體長範圍較大,從幾毫米到超過三厘米不等。
      • 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是它們的體表常具有鮮豔的色彩(如紅色、橙色、黃色、藍色)和醒目的斑紋圖案(如網格狀、條紋狀或斑點狀),這也是英文名“checkered beetles”的由來。它們的體表常覆蓋着濃密的直立或半直立的剛毛。
      • 頭部通常前口式,觸角多樣,常見為棍棒狀、鋸齒狀或栉齒狀。
      • 跗節式為5-5-5(即前、中、後足均具有5個跗節)。
    2. 生态角色與食性:

      • 捕食性為主:郭公蟲科中絕大多數種類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敵昆蟲。它們的成蟲和幼蟲均積極捕食其他昆蟲,特别是鞘翅目和鱗翅目的幼蟲和蛹。
      • 主要獵物:它們尤其偏愛捕食鑽蛀性害蟲,如樹皮甲蟲科(Scolytinae,小蠹蟲)、長蠹蟲科(Bostrichidae)、天牛科(Cerambycidae)的幼蟲和蛹。這些害蟲常危害森林、儲木和木質結構。
      • 腐食性與其他食性:少數種類成蟲取食花粉或花蜜,部分種類成蟲或幼蟲具有腐食性(取食幹燥的動物屍體、皮革等),極少數種類甚至具有寄生性(如寄生于蜜蜂巢内)或植食性(取食植物組織)。但捕食性是其最核心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3. 經濟意義與生物防治:

      • 由于郭公蟲主要以林業和倉儲業的重要鑽蛀性害蟲為食,它們被廣泛認為是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生物防治因子(天敵昆蟲)。
      • 在森林生态系統中,它們是小蠹蟲等毀滅性害蟲的天然控制者,有助于維持生态平衡和減少林木損失。
      • 在倉儲環境中,某些郭公蟲種類(如 Necrobia 屬)能捕食危害谷物、幹肉、皮革、昆蟲标本等的害蟲(如皮蠹、粉蠹等)。
      • 研究、保護和利用郭公蟲進行生物防治是害蟲綜合治理(IPM)中的重要策略之一。
    4. 生活史與習性:

      • 郭公蟲是完全變态昆蟲,經曆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
      • 成蟲通常活躍,常見于花上、樹幹上或在獵物(如受小蠹蟲侵害的樹木)附近活動。它們利用敏銳的嗅覺尋找獵物。
      • 雌蟲将卵産在獵物的食物源或直接産在獵物附近。幼蟲孵化後即開始搜尋并捕食獵物,其幼蟲期通常經曆數個齡期。
      • 化蛹常在樹皮下、木質隧道内或土壤中進行。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資料

    對"Cleridae"的解釋如下:

    Cleridae(郭公蟲科)

    1. 基本定義
      鞘翅目(甲蟲)中的一個科,英文俗稱"checkered beetles",因其體表常帶有棋盤狀斑紋得名。這類昆蟲以捕食其他昆蟲為生,尤其在幼蟲階段具有顯著食肉性。

    2. 形态特征
      成蟲體長多在3-24毫米之間,體表常有金屬光澤或鮮豔色彩,鞘翅上多具紅、黑、藍等色構成的斑紋。觸角呈棍棒狀,是識别特征之一。

    3. 生态作用
      作為天敵昆蟲,常栖息在朽木、樹皮下或花卉中,捕食樹皮甲蟲、蛀木害蟲等,在森林生态系統中具有控制害蟲種群的重要作用。

    4. 物種分布
      全球已發現約3000種,中國境内記錄約200種,常見屬包括郭公蟲屬(Clerus)和蟻形郭公蟲屬(Thanasimus)。

    5. 命名由來
      中文名"郭公蟲"源于古書記載,因其鳴聲似"郭公"的拟聲詞;拉丁學名Cleridae則來自希臘語"klēros"(遺産),指其鞘翅花紋如古代遺産标記。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