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物] 粘土礦物;矽酸鹽
It i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lay mineral.
該高嶺石是重要粘土礦産。
The clay mineral is goeschwitzite, and then is andreattite.
粘土礦物類型以伊利石為主,其次是伊蒙混層。
Clay mineral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for its unique characters.
粘土礦物因其獨特的性質而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The clay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is affected by2:1type clay mineral content.
粘粒陽離子交換量的高低與2:1型粘土礦物含量的多少相吻合。
Talc is a naturally occurring clay mineral composed of magnesium and silicon.
滑石是一種天然粘土礦物,由鎂元素和矽元素組成。
粘土礦物(clay mineral)是一類具有層狀晶體結構的含水矽酸鹽礦物,粒徑通常小于2微米。它們主要由矽、鋁、氧和氫元素構成,常伴有鐵、鎂、鈉等元素,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于土壤、沉積岩和風化岩石中。
主要類型與特征
物理化學性質
• 比表面積可達800 m²/g,賦予其強吸附性和催化活性
• 層間陽離子交換容量(CEC)範圍為10-150 meq/100g
• 遇水膨脹特性(蒙脫石膨脹率可達1500%)
應用領域
在環境工程中用于重金屬離子吸附(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2),地質學中作為古氣候指标(Nature Geoscience, 2021),以及生物醫學領域作為藥物載體(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23)。工業應用涵蓋陶瓷、造紙塗層和催化劑載體(來源:Springer礦物工程手冊)。
地質學意義
粘土礦物形成于岩石化學風化過程,其類型組合可指示母岩成分和氣候條件。例如熱帶濕潤氣候利于高嶺石生成,而幹旱環境多形成伊利石(來源:ScienceDirect地球科學百科)。
“Clay mineral”指黏土礦物,是黏土的主要成分,屬于層狀矽酸鹽類礦物,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黏土礦物是天然形成的細顆粒礦物,化學成分為含水矽酸鹽,常見于土壤、沉積岩和黏土中。其名稱源于希臘語“argillos”(意為“黏土”),因其在濕潤狀态下具有可塑性,幹燥後變硬。
主要特性
常見類型
黏土礦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應用領域
地質意義
黏土礦物組合類型(如的“clay mineral assemblage type”)可反映岩石風化程度和古氣候條件,是地質研究的重要指标。
如需進一步了解礦物分類或具體應用,可參考地質學或材料科學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