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il war是什麼意思,civil war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内戰
例句
We cannot take sides in a civil war.
内戰中,我們不能支持任何一方。
The prospect of civil war is very real.
内戰爆發的可能性确實存在。
The country has been ravaged by civil war.
這個國家被内戰摧毀了。
The threat of renewed civil war looms ahead.
新一輪内戰的威脅在逼近。
The civil war lingered on well into the 1930s.
這次内戰到20世紀30年代還拖了好幾年。
網絡擴展資料
“Civil war” 指一個國家内部不同群體或地區之間爆發的武裝沖突,通常由政治、社會、經濟或意識形态矛盾引發。以下是詳細解析:
1.核心定義
- 字面含義:
“Civil”源自拉丁語“civilis”(公民的),指同一國家或民族内部的;“war”即戰争。合起來意為“内戰”。
- 關鍵特征:
沖突雙方通常是同一國家的不同政權、民族、宗教團體或階級,而非對抗外敵。例如美國内戰(1861-1865)是北方聯邦與南方邦聯的對抗。
2.典型原因
- 政治分裂:如權力争奪、領土獨立訴求(如南斯拉夫内戰)。
- 意識形态對立:如西班牙内戰(1936-1939)中共和派與國民派的沖突。
- 資源分配不公:經濟不平等或資源争奪可能激化矛盾。
3.曆史案例
- 美國内戰:因奴隸制與州權問題引發,最終廢除奴隸制并強化聯邦政府權力。
- 叙利亞内戰(2011至今):起源于反政府示威,演變為多派系混戰,涉及外部勢力幹預。
- 中國國共内戰(1927-1949):國民黨與共産黨的長期武裝鬥争,最終以共産黨勝利告終。
4.影響與後果
- 人道主義危機:平民傷亡、難民潮(如盧旺達内戰導緻近百萬人死亡)。
- 政治重組:可能重塑國家體制(如尼泊爾内戰後廢除君主制)。
- 經濟破壞:基礎設施損毀、經濟衰退需長期恢複。
5.相關概念辨析
- 革命(Revolution):以推翻現有政權為目标,可能包含内戰階段,但更強調系統性變革。
- 叛亂(Insurgency):通常指非對稱的小規模抵抗,而内戰涉及更廣泛的軍事對抗。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的細節,可查閱權威曆史資料或學術研究。
網絡擴展資料二
"civil war"是指同一個國家或地區内的政治或社會組織之間發生的武裝沖突。以下是該詞的詳細解釋:
例句
- The American Civil War lasted from 1861 to 1865. (美國内戰持續了1861年至1865年。)
- The civil war in Syria has caused immense suffering for its citizens. (叙利亞内戰給其公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用法
"civil war" 這個詞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場合中都可以使用。它通常用于描述同一個國家或地區内的沖突,涉及政治、社會、宗教或種族問題。"civil war" 可以用作名詞或形容詞,如 "a civil war" 或 "civil war casualties"。
解釋
"civil war" 是由兩個單詞組成的詞組。"civil" 意味着與政府或社會組織有關的,而 "war" 則是指武裝沖突。因此,"civil war" 意味着同一個國家或地區内的政治或社會組織之間的武裝沖突。
近義詞
- Internal conflict (内部沖突)
- Insurgency (叛亂)
- Rebellion (起義)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