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sɪstrɒn/
n. [分子生物][遺] 順反子
cistron 是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中的一個核心術語,指代編碼單一多肽鍊(蛋白質亞基)的DNA片段。它是基因功能單位的具體體現,與“基因”(gene)一詞在描述編碼蛋白質的DNA序列時通常可以互換使用。
功能定義與核心概念: cistron 的本質在于其作為遺傳功能的最小單位。它包含合成一個特定多肽鍊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信息。這個序列通過轉錄産生信使RNA(mRNA),再通過翻譯指導特定氨基酸序列的組裝,最終形成蛋白質。因此,一個cistron對應于一個特定的蛋白質産物(或其一個亞基)。這個概念強調了基因在蛋白質合成中的功能角色,而非僅僅是物理上的DNA片段。
與“順反測驗”的起源: “cistron”一詞的提出與經典的順反測驗(cis-trans test) 緊密相關。該測驗由Seymour Benzer在20世紀50年代設計,用于精确定義基因的功能邊界。在測驗中,兩個位于不同染色體(反式構型)上的突變如果無法互補(即無法産生正常功能的蛋白質),則表明它們位于同一個功能單位内,即同一個cistron内;如果能夠互補,則說明它們位于不同的cistron中。這個測驗是區分基因作為功能單位而非重組或突變單位的關鍵實驗基礎。
在現代遺傳學中的意義與應用: 雖然“基因”一詞更為常用,但“cistron”在特定語境下仍有其精确性:
cistron 是遺傳信息表達的關鍵功能單位,特指編碼一個特定多肽鍊的DNA序列。它源于順反測驗對基因功能邊界的精确定義,在現代生物學中仍用于強調基因作為獨立編碼單元的角色,尤其在描述多順反子結構和區分複雜基因簇中的功能單元時。
來源參考:
Cistron 是遺傳學中的一個術語,指DNA分子中編碼一個多肽鍊的功能單位。其核心含義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定義與功能
cistron是DNA的一個區段,負責指導多肽鍊的合成。它包含編碼特定蛋白質所需的遺傳信息,并可能涵蓋編碼區前後的一些調控序列(如啟動子或終止子)。在功能上,它被視為遺傳信息表達的最小獨立單位。
順反測驗(Cis-Trans Test)
這一概念通過順反測驗被定義。該測驗用于判斷兩個突變是否位于同一功能單元内:若兩個突變在反式構型(不同染色體)中無法互補,則屬于同一cistron;若能互補,則屬于不同cistron。這一方法幫助科學家劃定基因的功能邊界。
與“基因”的關系
cistron常與“基因”互換使用,但更強調功能性。傳統基因可能包含多個cistron(如多順反子結構),而真核生物中通常為單順反子結構,即一個基因對應一個cistron。
詞源與發音
單詞源自“cis-”(順式)和“trans-”(反式),反映其通過順反測驗定義的特性。英文發音為/ˈsɪstrɒn/,中文譯作“順反子”。
總結來看,cistron從分子機制和功能驗證角度深化了基因的概念,是現代遺傳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單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