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扣帶回切開術
cingulumotomy(扣帶回切開術)是神經外科領域的一種精準手術,指通過切斷大腦扣帶回(cingulum bundle)的神經纖維束,調節邊緣系統功能以治療頑固性精神疾病或癫痫。該術語由拉丁詞根"cingulum"(意為環形結構)和希臘詞綴"-otomy"(切開術)構成,特指針對大腦白質纖維束的幹預手術。
扣帶回作為邊緣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大腦半球内側面的弓形腦回,其神經纖維束連接前額葉皮層、海馬體和丘腦,參與情緒調節、認知控制及痛覺處理。cingulumotomy通過立體定向技術精确定位,采用射頻消融或放射外科手段阻斷異常神經傳導,主要應用于藥物難治性強迫症、重度抑郁症及癫痫竈定位明确的病例。
該手術原理基于現代神經環路理論,2019年《JAMA Psychiatry》刊載的多中心研究顯示,經嚴格篩選的患者術後強迫症狀改善率達60-70%(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9.0660)。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神經調控數據庫收錄了該術式的标準化操作流程,強調術前需通過fMRI和DTI影像進行三維路徑規劃。
需要注意的是,cingulumotomy屬于侵入性治療的最後選擇,必須由神經外科、精神科及神經影像學專家組成多學科團隊共同評估適應證。英國皇家精神病學院發布的《神經調控手術指南》建議,患者需滿足至少5年藥物治療無效且嚴重影響社會功能等嚴格标準方可考慮該術式。
cingulumotomy(扣帶回切開術)是神經外科領域的專業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定義與發音
該詞由拉丁詞根構成,英式發音為 [sɪŋɡjʊljuː'məʊtəmɪ],美式發音為 [sɪŋɡjʊljuː'məʊtəmɪ],中文直譯為“扣帶回切開術”。它指通過手術切開大腦的扣帶回區域,屬于一種神經外科幹預手段。
解剖學背景
扣帶回是大腦邊緣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大腦半球内側,與情緒調節、認知功能及疼痛處理相關。手術可能用于治療特定精神疾病(如強迫症)或難治性癫痫,但需結合具體臨床研究确認適應症。
注意事項
由于該術語專業性極強,且當前搜索結果僅提供基礎翻譯,建議通過神經解剖學教材或權威醫學數據庫(如PubMed)獲取更詳細的術式原理、曆史應用及現代替代療法等信息。
如需完整釋義或例句,可參考來源詞典頁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