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loropal是什麼意思,chloropal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綠脫石
專業解析
chloropal(綠蛋白石)是一種含水矽酸鹽礦物,屬于蛋白石(Opal)的變種,化學式為SiO₂·nH₂O(含不定量水)。其名稱源自希臘語“chloros”(綠色)和“opallios”(蛋白石),因典型呈現蘋果綠、黃綠或橄榄綠色而得名,顔色主要源于所含的鐵元素雜質。以下是詳細解析:
礦物學特征
-
物理性質
- 硬度:莫氏硬度5.5–6.5,低于石英(7)。
- 光澤與透明度:蠟狀至樹脂光澤,半透明至不透明。
- 斷口:貝殼狀斷口,性脆。
- 密度:2.1–2.3 g/cm³,因含水量波動。
-
化學成分
除主要成分二氧化矽(SiO₂)和水(H₂O)外,常含鐵、鎂、鋁等元素。鐵以Fe²⁺/Fe³⁺形式存在,緻色機理與晶格缺陷相關。
地質成因與分布
- 形成環境:多見于低溫熱液礦床或風化沉積層,常與褐鐵礦、黏土礦物共生。由矽質溶液在火山岩裂隙或沉積岩中沉澱形成。
- 著名産地:
- 捷克(曆史産地,如České Středohoří山脈)
- 美國内華達州、澳大利亞昆士蘭州
- 中國甘肅、雲南等地亦有少量産出(來源: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物标本數據庫)。
應用與鑒别
- 工業用途:因多孔結構可用作吸附劑,但經濟價值較低。
- 鑒别要點:
- 遇鹽酸不反應(區别于碳酸鹽礦物);
- 加熱後脫水變白,結構疏松;
- 紫外光下可能發出弱綠色熒光。
學術參考文獻
- 礦物學定義:
《Dana’s System of Mineralogy》(第Ⅲ卷,矽酸鹽礦物)界定其為非晶質蛋白石變種(ISBN 978-0471195394)。
- 地質分布研究: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報告《Silica Minerals in Hydrothermal Systems》分析其成礦模式(鍊接:pubs.usgs.gov/pp/1802)。
- 化學成分驗證:
Mindat礦物數據庫(權威平台)收錄全球産地及光譜數據(鍊接:mindat.org/min-1027.html)。
注:因chloropal屬稀少礦物,部分資料可能歸類于廣義“蛋白石”條目下。如需實驗數據,建議參考國際礦物學協會(IMA)認證數據庫。
網絡擴展資料
“chloropal”可能是一個拼寫錯誤或相對生僻的詞彙。以下是相關推測和相近詞彙的解釋:
1.可能存在的拼寫混淆
- Chloral(三氯乙醛):
化學式為 ( text{CCl}_3text{CHO} ),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醛類化合物,具有刺激性氣味。常用于有機合成或醫藥領域(如制備水合氯醛鎮靜劑)。
- Chlorophyll(葉綠素):
植物和光合生物中的綠色色素,化學結構含鎂卟啉環,負責吸收光能并參與光合作用。
2.關于“Chloropal”的推測
- 礦物學中的術語:
Chloropal 可能指一種含鐵的綠色黏土礦物,屬于綠泥石族(chlorite group),成分包含鎂、鐵、鋁的矽酸鹽,常見于變質岩中。
- 其他可能:
也可能是曆史文獻中使用的舊稱,或特定領域(如地質、化學)的罕見術語,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确認。
建議
若需更準确的信息,請提供更多上下文或确認單詞拼寫。當前搜索結果中未直接提及“chloropal”,以上分析基于相近詞彙和礦物學知識推斷。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