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綠色瘤性白血病
Chloroleukemia(綠色白血病)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其病理特征表現為異常增生的髓系細胞在骨髓外形成綠色腫瘤性腫塊(稱為綠色瘤或粒細胞肉arcoma)。該術語目前已被更精準的醫學術語“粒細胞肉瘤”或“髓系肉瘤”取代,屬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髓外表現形式。
綠色瘤的綠色外觀源于腫瘤細胞内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的沉積,經空氣氧化後形成綠色色素。這種現象在1853年由德國病理學家Rudolf Virchow首次描述,并在後續研究中被證實與AML的特定亞型(如M4、M5型)密切相關。
患者常見症狀包括:
确診需結合組織活檢、免疫組化檢測(CD13、CD33、MPO陽性)及骨髓穿刺結果。約70%病例在診斷時或病程中會發展為系統性AML。
标準治療方案參照AML化療方案(如DA regimen),局部病竈可聯合放療。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臨床研究數據,接受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40-50%,顯著高于單純化療組的20-30%。預後因素主要與染色體異常類型及治療反應相關。
參考文獻來源: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國際血液學學會(ISH)臨床指南、《威廉姆斯血液學》第10版。
"chloroleukemia" 是綠色瘤性白血病的英文醫學專業術語,其核心信息如下:
定義與構成
"Chloroleukemia" 由詞根 chloro-(希臘語“綠色”)和 leukemia(白血病)組成,特指伴隨綠色瘤(chloroma)的白血病類型。綠色瘤是一種因髓過氧化物酶沉積而呈現綠色的髓系腫瘤。
臨床關聯
該疾病屬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罕見表現形式,常見于兒童和青少年。綠色瘤可能出現在骨骼、皮膚或軟組織等部位,形成局部腫塊。
術語補充
綠色瘤的英文别名包括 chloromatous sarcoma 或 Balfour's disease,而白血病本身是造血幹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表現為異常白細胞增殖和正常造血功能抑制。
若需進一步了解病理機制或治療方案,建議查閱權威醫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