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ʃɑːrləˌmeɪn/
n. 查理曼大帝
So Charlemagne has a suggestion.
查理曼有一個辦法。
Charlemagne had the stirrup. We have the computer.
查理曼擁有馬镫,我們擁有電腦。
When world-transforming Charlemagne was conceived?
當改變世界的查理曼被孕育的時候?
You there, in the back. 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arlemagne?
坐在最後那個,你知道查理曼大帝嗎?
Charlemagne defeats Quadilla the Vampire thus saving Rome.
查理曼失敗Quadilla的吸血鬼,從而節省羅馬。
Charlemagne(查理曼)是中世紀歐洲最具影響力的統治者之一,其名字源于拉丁語“Carolus Magnus”,意為“偉大的查理”。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Charlemagne”是法語對“Carolus Magnus”的轉譯,英語沿用此稱。他于公元742年—814年在世,768年成為法蘭克國王,800年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建立加洛林帝國。其統治疆域覆蓋今法國、德國、意大利及部分中歐地區,奠定了西歐基督教王國的政治基礎 。
軍事征服與統一
查理曼通過數十次戰役征服倫巴第王國、薩克森地區,擊敗阿瓦爾人,将法蘭克王國擴張為覆蓋西歐大部分領土的帝國,首次實現了羅馬帝國滅亡後的區域性統一 。
加冕與神聖羅馬帝國奠基
公元800年聖誕節,教皇利奧三世在羅馬為其加冕,授予“羅馬皇帝”稱號。此舉象征教權與王權的結合,被視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雛形,深刻影響了中世紀政教關系 。
加洛林文藝複興
他推動文化複興,設立宮廷學院(如阿爾昆主持的亞琛學院),推廣拉丁文教育,組織抄寫古典文獻,統一宗教禮儀。這一運動保存了古典文化,促進了學術發展 。
權威參考資料
Charlemagne(查理曼大帝)是一個具有重要曆史和文化意義的專有名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Charlemagne指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742–814),又稱Charles the Great或Charles I。他是中世紀歐洲最著名的統治者之一,統一了西歐大部分地區,并于公元800年被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被視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奠基人。
源自古法語Charles le Magne,意為“偉大的查理”(Charles the Great)。該名稱既是他的曆史稱號,也作為現代英文名使用,象征權威與尊貴。
小知識:在法語中,“faire Charlemagne”有“赢即止”的習語用法,可能與他的戰略智慧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征戰史或政策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