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tʃæpbʊk/ 美:/'ˈtʃæpˌbʊk/
n. 廉價的小冊子;暢銷故事書
His other books include the book of short stories I'm a Man 2003 the chapbook Love Poems for the Millennium 1998 the poetry collections Pretty Happy!
他的其他著作包括短篇小說集我是一個男人(2003);小冊子太平盛世的情詩(1998);詩集絕對快樂!
Tovah Gold looked twelve but she had a degree in creative writing and a published poetry chapbook. She’d once presented a copy to Mandy, but said she should not feel obligated to read it.
托娃 戈爾德看起來像是個十二歲的孩子,可是她已經有創意寫作學位,還發表了一本詩歌集,她還給過曼迪一本,可是又說曼迪沒有義務非得看可是又說她不一定非得看。
Chapbook(小冊子)是起源于16世紀歐洲的一種便攜式廉價印刷出版物,主要服務于中下階層讀者。其名稱來源于古英語"ceapian"(交易)與中古荷蘭語"kopen"(購買)的結合,體現其作為流動商販商品的性質。
在内容特征方面,chapbook以民間文學為核心載體,包含三大類型:
根據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的文獻考證,這類出版物采用獨特的"四開本"裝訂方式(quarto size),使用廉價亞麻紙印刷,平均頁數控制在8-24頁之間,售價僅相當于當時工人日薪的1/10。美國國會圖書館特别收藏部指出,17世紀倫敦的"聖保羅教堂庭院"曾是這類出版物的主要集散地,年均流通量超過40萬冊。
現代語境下的chapbook經曆了文化複興,其形态擴展至:
哈佛大學霍頓圖書館的珍本檔案顯示,現存最早的chapbook可追溯至1536年印制的《坎特伯雷奇迹集》,該藏品采用木刻版畫與哥特字體混排技術,現存于該館特藏室STC 19975編號下。
Chapbook 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Chapbook 指一種口袋大小的廉價小冊子,通常包含詩歌、短篇故事或通俗讀物,便于攜帶和傳播。該詞在19世紀由藏書家正式命名,最初用于描述市井小販(chapmen)售賣的讀物。
詞源與曆史背景
其名稱源自“chapman”(小販)與“book”的組合,縮寫為“chap-book”。曆史上,這些小冊子因價格低廉、内容通俗,常由流動商販在街頭或集市售賣,受衆多為普通民衆。
現代用途
當代語境中,chapbook 多指獨立出版或小衆文學圈内發行的短篇作品集,例如詩歌、實驗性寫作等。例如,美國出版社 Factory Hollow Press 曾出版詩集 Under a Paper Trellis。
發音與拼寫
同義詞與關聯概念
類似概念包括“pamphlet”(小冊子)或“booklet”,但 chapbook 更強調文學性和非商業性質。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背景或具體作品案例,可參考權威詞典或文學出版相關資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