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礦物] 輝銅礦
The main copper minerals are malachite, chrysocolla, little chalcopyrite, chalcosine and even little bornite and covellite.
礦石主要含銅礦物為孔雀石、矽孔雀石,少量的黃銅礦、輝銅礦及極少量的斑銅礦和銅藍等。
chalcosine(中文譯名“輝銅礦”)是硫化銅礦物的一種,化學式為Cu₂S,屬于重要的銅礦石資源。其名稱源自希臘語“chalkos”(意為銅)和“-ine”(礦物後綴),最早由德國礦物學家Wilhelm Karl Ritter von Haidinger于1845年正式命名。
化學組成與結構
輝銅礦的銅含量高達79.8%,硫占20.2%,屬于高溫熱液礦床或次生硫化富集帶的典型礦物。其晶體結構為單斜晶系,常見闆狀或柱狀晶體,表面呈現鉛灰色金屬光澤。
物理性質
硬度為2.5-3(莫氏硬度),密度5.5-5.8 g/cm³,具弱導電性。暴露在潮濕環境中易氧化,表面形成藍綠色次生礦物如孔雀石。
地質分布
全球主要産地包括美國蒙大拿州、智利丘基卡馬塔、澳大利亞昆士蘭以及中國江西德興銅礦。常與黃銅礦、斑銅礦等共生,形成于火山岩或沉積岩的熱液蝕變帶。
輝銅礦是電解銅冶煉的重要原料,其高銅含量可降低冶煉能耗。現代選礦技術通過浮選法可将其回收率提升至90%以上,對新能源電池、電子工業的銅材供應具有戰略意義。
參考資料:美國礦物學會Mindat數據庫、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物學大辭典》、Springer《經濟地質學原理》
"Chalcosine"(輝銅礦)是一種含銅硫化礦物,其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該詞為法語陰性名詞(n. f.),對應中文“輝銅礦”,屬于礦物學術語。其英文名稱也稱“Copper Glance”,化學成分為Cu₂S,含銅量高達79.8%,是重要的煉銅礦石。
形成與分布
輝銅礦多為次生礦物,由原生硫化物(如黃銅礦)經氧化分解後再還原形成。中國雲南東川銅礦是其主要産地之一。
詞源與别名
名稱源自希臘語“chalkos”(意為“銅”),因其高含銅特性得名。在工業領域也常稱為“Copper Glance”。
晶體形态
屬斜方雙錐晶類,常見單形包括平行雙面(如001晶面)、斜方柱(如110晶面)及斜方雙錐(如111晶面)等。
該礦物因銅含量高、冶煉成本低,在冶金工業中具有重要經濟價值。如需進一步了解其物理性質或全球分布,可參考地質礦物學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