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kætl/ 美:/'ˈkætl/
牛
複數 cattle
高中,CET4,CET6,考研,IELTS
n. 牛;牲畜(罵人的話);家畜;無價值的人
n. (Cattle)人名;(意)卡特萊
There is a herd of cattle grazing on the grassland.
草原上有一群牛在吃草。
The farm has over 40 cattle in this area.
該農場在這個地區有40多頭牛。
The farmer grazes cattle on this land.
農民在這片地裡牧牛。
The farm has been raising cattle successfully for over 200 years.
這個農場已經成功養牛超過200年了
The cattle are fed on barley.
這些牛要喂大麥。
The barley is fed to the cattle.
牛喂的是大麥。
The cattle are fed barley.
這些牛要喂大麥。
He lives on a cattle ranch in Texas.
他住在德克薩斯州的一個養牛的大牧場裡。
The cattle were penned for the night.
這頭牛晚上被關了起來。
beef cattle
菜牛
dairy cattle
奶牛;乳畜
cattle hide
牛皮
cattle breeding
牛飼養;畜牧
cattle farm
養牛場,奶牛場
n.|ox/moo-cow;[脊椎][畜牧]牛;牲畜(罵人的話);家畜;無價值的人
"cattle" 是英語中特指家養牛科動物的集合名詞,主要指被人類馴養用于農業生産的大型反刍哺乳動物。根據牛津詞典的釋義,該詞專指經人工馴化的牛屬動物,包括不同性别和年齡的個體,但不包含野生牛科動物(來源: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從生物分類學角度,現代家牛(Bos taurus)起源于古代原牛,根據大英百科全書記載,約在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被兩河流域人類首次馴化(來源:Encyclopædia Britannica)。其物種特征包含四室胃消化系統、平均體重450-1000公斤的體型結構,以及以草本植物為主的食性。
在農業生産中,牛類主要分為三大功能類型: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23年統計數據,全球現存約15億頭牛,其中印度、巴西和中國分别以3.05億、2.52億和1.02億頭的存欄量位居前三(來源:FAOSTAT)。牛類養殖業占全球農業産值的20%,同時貢獻了37%的畜牧業甲烷排放量。
在文化象征層面,牛作為財富象征的曆史可追溯至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時期。美國農業部研究顯示,現代牛類基因多樣性包含超過800個注冊品種,其中70%為近200年通過選擇性育種培育而成(來源:USDA Animal Genomics Review)。《畜牧科學》期刊記載,現代基因編輯技術已實現乳蛋白含量提升12%的育種突破(來源: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單詞cattle 的詳細解釋如下:
Cattle 是複數名詞,指被人類馴養的牛類動物,尤其包括用于産肉、産奶或作為勞動力的牛,如奶牛(dairy cattle)、肉牛(beef cattle)和耕牛(draught cattle)。單數形式通常用cow(母牛)或bull(公牛)表示,但“cattle”本身不用于單數。
農業與經濟
Cattle 是畜牧業的核心,常與農場、牧場相關(如 raise cattle 養牛,cattle farming 養牛業)。
文化隱喻
在口語中可比喻為“盲目跟隨群體的人”,例如:They moved like cattle through the streets.(他們像牛群一樣在街上盲目走動。)
固定搭配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品種或養殖方法,可查閱畜牧業相關文獻或詞典。
bookpermeatecanvassunscrupulousagglutinateDoonenteronfizzingomeletsrolloutstereomodelcry onin the backgroundmall ratmetabolic pathwayproject financingscope of businesssocial adaptationturbulent flowascorbemiaboongbuckthorndihydroxytolueneenolategonococcingrindleimpassibilitylavenitemesocephalicmicri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