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ette tape是什麼意思,cassette tap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cassette tape英标
美:/'kəˈset teɪp/
常用詞典
盒式錄音帶,[計][電訊] 盒式磁帶
例句
Cassette tape recorders are out of date now.
現在,盒式磁帶錄音機過時了。
Here's the cassette tape.
給你磁帶。
Here's the cassette tape. Will that do?
給你磁帶。這樣可以了嗎?
80's Retro Mix Cassette Tape Gadget case.
80年代複古式混音磁帶小套。
A tape deck for playing and recording cassette tapes.
播放和錄制盒式磁帶的磁帶錄音放音器。
專業解析
"Cassette tape"(盒式磁帶)是一個複合詞,指一種特定類型的模拟音頻存儲介質。它由兩個部分組成:
-
Cassette(盒式):
- 指一個塑料外殼。這個外殼通常由兩個可拆卸的塑料殼組成,内部包含兩個卷軸(供帶盤和收帶盤)以及磁帶路徑。
- 這個外殼的關鍵作用是保護内部的磁帶免受灰塵、指紋、物理損傷,并方便用戶插入和彈出播放設備(如隨身聽、錄音機)。它标準化了磁帶的尺寸和接口,使其可以在不同品牌的設備上通用。
-
Tape(磁帶):
- 指纏繞在盒内卷軸上的狹長帶狀磁性記錄介質。這種帶子通常由聚酯薄膜(如PET)制成,表面塗覆一層包含可磁化顆粒(如氧化鐵)的塗層。
- 當磁帶在錄音機或播放器中運行時,磁頭會接觸磁帶表面。在錄音時,磁頭根據音頻信號産生變化的磁場,使磁帶上的磁性顆粒磁化方向發生改變;在播放時,磁頭檢測到這些變化的磁場并将其轉換回電信號,最終還原為聲音。
因此,"cassette tape" 的整體含義是:
一種封裝在标準化塑料保護殼内的磁性錄音帶。這種設計結合了磁帶的記錄/播放功能與外殼的便攜性、保護性和易用性。它是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末期最流行的音樂和語音錄制、播放格式之一,後被CD和數字音頻格式逐漸取代。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資料
"Cassette tape"(盒式磁帶)是一種用于存儲和播放音頻的磁性存儲介質,由封裝在塑料外殼内的磁帶構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核心結構:内部是一條塗有磁性氧化物的薄塑料帶,纏繞在兩個卷軸上,外部為可手持的矩形塑料盒(約10×6×1厘米)。
- 功能:通過錄音機的磁頭讀取/寫入磁性信號,将聲音轉化為模拟信號存儲。
2.曆史背景
- 發明時間:1963年由荷蘭飛利浦公司推出,1970年代因便攜性成為主流音樂載體。
- 黃金時期:1980-1990年代隨隨身聽(Walkman)普及,成為個人音樂播放的标志性設備。
3.技術規格
- 播放時長:常見C-60(30分鐘/面)、C-90(45分鐘/面)等型號。
- 播放速度:标準速度為4.76厘米/秒,音質較黑膠唱片略低,但便攜性更優。
4.文化影響
- 音樂傳播:推動了音樂産業民主化,用戶可自行錄制"mixtape"(自制合輯)。
- 懷舊符號:近年作為複古潮流回歸,部分獨立樂隊發行限量磁帶。
5.現狀
- 技術替代:1990年代後被CD、MP3和流媒體取代,但仍有小衆收藏市場。
- 特殊用途:部分國家用作語言學習教材載體,或藝術家的實驗媒介。
擴展知識:相關術語包括"deck"(卡座)、"rewind"(倒帶)、"jammed tape"(絞帶)等。當前仍有廠商如National Audio Company持續生産空白磁帶。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