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kɑːpəʊfɔː/
n. 果瓣柄;心皮柄;子實體柄
carpophore 是一個主要應用于植物學和真菌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指一種承載或支撐果實(或類似結構)的特殊柄狀結構。具體釋義根據應用領域有所不同:
植物學中的含義: 指某些植物(尤其是傘形科植物,如胡蘿蔔、歐芹)果實中,連接兩個分果(成熟心皮)并支撐它們的纖細中軸或柄狀結構。果實成熟時,這個結構常宿存,成為分果分離脫落的連接點。例如在胡蘿蔔的果實中,carpophore 就是連接兩枚分果的細絲狀部分。 來源:美國植物學會 (American Society of Botany) 植物形态學術語表
真菌學中的含義: 指某些高等真菌(如擔子菌門中的部分種類)子實體中,支撐産孢結構(如菌褶、菌管或子實層)的柄狀部分。可以理解為子實體的主幹或菌柄,負責将承載孢子的部分(菌蓋)擡升到合適的位置以便孢子傳播。 來源:國際真菌學協會 (International Mycological Association) 真菌學詞彙表
詞源與核心概念: 該詞源自希臘語 “karpos” (καρπός,意為 “果實”) 和 “phorein” (φορεῖν,意為 “攜帶” 或 “持有”)。因此,其字面意義和核心概念都是“果實的承載者” 或“攜帶果實的結構”。 來源:梅裡亞姆-韋伯斯特詞典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根據多個詞典的釋義和植物學領域的解釋,carpophore 是一個植物學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Carpophore 主要用于描述植物果實結構,核心含義為“果瓣柄”。若涉及真菌領域,需注意其特殊語境。如需更多例句或發音細節,可參考愛詞霸、歐路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