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kɑːrməˌlaɪt/
n. (法)卡默利特平紋薄呢;加爾默羅修會的修道士或修女
adj. 加爾默羅修會的
And David's two wives were taken captives, Ahinoam the Jezreelitess, and Abigail the wife of Nabal the Carmelite.
大衛的兩個妻耶斯列人亞希暖和作過拿八妻的迦密人亞比該,也被擄去了。
OpenTable Europe Limited is a company registered in England and Wales with company number 5266444 and with a registered address of Carmelite 50 Embankment Blackfriars London EC4Y 0dx.
OpenTable歐洲有限公司在英格蘭及威爾士注冊,公司電話號碼是5266444;注冊地址是在:Carmelite 50 Embankment Blackfriars London EC4Y 0dx。
"Carmelite"(加爾默羅會)是天主教隱修傳統中的重要修會,其名稱源自巴勒斯坦的迦密山(Mount Carmel)。該修會由十字軍東征時期的中世紀隱修士創立于12世紀,其精神根源可追溯至《舊約》先知以利亞在此山的獨居默想傳統。根據《天主教百科全書》記載,1214年聖阿爾伯特為該會制定的會規确立了"默觀與使徒工作結合"的核心準則。
現代加爾默羅會主要分為兩大分支:
該修會特有的靈修體系包含"聖衣聖願"制度,信徒通過佩戴褐色聖衣表達對聖母瑪利亞的虔敬。牛津大學宗教研究所指出,加爾默羅神秘主義對基督教靈修文學影響深遠,代表著作包括《心靈的黑夜》和《七寶樓台》。當代全球約有2,500座加爾默羅隱修院,持續實踐每日八次集體誦經的傳統。
Carmelite(發音:英式音标為/ˈkɑːməlaɪt/)是一個與天主教修會相關的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 名詞含義
指隸屬于天主教加爾默羅會(Carmelite Order)的修士或修女。該修會成立于12世紀(1155年),以嚴格的宗教紀律著稱,成員需遵守清貧、靜默和祈禱等誓約。修士傳統上身着白色鬥篷,屬于托缽僧(mendicant preachers),即通過乞讨維持生活并傳教。
2. 形容詞用法
作為形容詞時,表示“與加爾默羅會相關的”,例如:Carmelite monastery(加爾默羅會修道院)。
3. 其他擴展信息
需注意,加爾默羅會在曆史上分為多個分支,如“赤足加爾默羅會”(Discalced Carmelites),但術語“Carmelite”通常指代傳統派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