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碳
IELTS,SAT
[無化]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is a gas.
二氧化碳是一種氣體
Dissolved carbon dioxide makes the water more acidic.
溶解的二氧化碳使水更具酸性。
Humans take in oxygen and breathe out carbon dioxide.
人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Burning fossil fuels uses oxygen and produces carbon dioxide.
燃燒化石燃料消耗氧氣并産生二氧化碳。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must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工業化國家必須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Plants absorb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air and moisture from the soil.
植物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從泥土中吸收水分。
|chlorine dioxide;[無化]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是一種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組成的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text{CO}_2$。在标準溫度和壓力下,它呈現為無色無味的氣體,是地球大氣層的重要組成成分,也是生物體代謝過程中産生的關鍵物質。
二氧化碳分子呈線性結構,碳原子通過雙鍵與兩個氧原子結合。自然界中,碳循環通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海洋吸收等過程維持動态平衡。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每年吸收約1230億噸二氧化碳,同時海洋溶解大量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鹽系統。
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燃燒和土地利用變化導緻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顯著上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數據顯示,2023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已達419 ppm,較工業前水平增長約50%。主要排放源包括:
作為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對全球變暖的輻射強迫貢獻率達63%。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通過全球溫室氣體參考網絡持續監測顯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滞留時間可達300-1000年。其濃度上升導緻海洋酸化,pH值已下降0.1單位,相當于酸度增加30%。
國際科學機構如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通過夏威夷冒納羅亞觀測站建立的基林曲線顯示,二氧化碳濃度呈現顯著的季節性波動和長期上升趨勢,這一記錄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列為全球環境變化的重要指标。
化學式與組成
詞源與命名
自然産生:
人類活動:
自然吸收:
溫室效應:
相關術語:
政策與技術應對:
工業與生活:
科研與醫學:
近義詞與相關詞彙:
例句與搭配:
Carbon dioxide (CO₂) 既是生命代謝的關鍵參與者(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也是環境危機的核心因素(如溫室效應)。其化學性質與人類活動的交互塑造了現代社會的能源、工業與環保議題。理解CO₂需從分子結構、自然循環、工業應用及全球治理等多維度切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