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衣殼體;病毒殼粒
capsomer(中文譯作“殼粒”或“衣殼粒”)是病毒學中描述病毒結構的基本單位,指構成病毒衣殼(capsid)的蛋白質亞基聚合體。每個capsomer由多個相同或不同的蛋白質亞基通過非共價鍵連接而成,其排列方式決定了病毒衣殼的對稱性(如二十面體或螺旋對稱結構)。例如,腺病毒的衣殼包含252個capsomer,其中240個為六鄰體(hexon),12個為五鄰體(penton)。
從功能角度看,capsomer不僅維持病毒遺傳物質(DNA或RNA)的結構穩定性,還在病毒感染宿主時參與受體結合和膜穿透過程。研究表明,某些病毒的capsomer表面存在抗原決定簇,可直接觸發宿主的免疫反應。這一結構特征已被應用于疫苗開發,如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即利用自組裝的capsomer模拟天然病毒顆粒。
權威文獻如《病毒學原理》(Principles of Virology)和《分子病毒學》(Molecular Virology)均将capsomer列為病毒形态分類的核心指标。不同病毒科的capsomer數目與排列差異,也成為電子顯微鏡下鑒别病毒種類的重要依據。
“Capsomer”(也拼作 capsomere)是病毒學中的術語,指病毒衣殼(蛋白質外殼)的結構亞基。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Capsomer 又稱“殼粒”或“衣殼粒”,是病毒衣殼的組成單位。每個 capsomer 由多個蛋白質分子聚合形成,屬于形态學上的可見亞基(通過電子顯微鏡可觀察到)。
結構與分布特點
相關術語
拼寫變體
該詞在文獻中可能出現兩種拼寫形式:capsomer(更常用)或 capsomere,兩者含義相同。
如需進一步了解病毒結構或相關生物學機制,可結合更多權威資料進行擴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