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ˌkæməˈruːn/ 美:/''kæmə'rʊn/
n. 喀麥隆(西非國名)
A political refugee from Cameroon has moved into our neighbourhood.
一個喀麥隆的政治難民已經搬進了我們小區。
She had lived near Yaoundé, the capital of Cameroon, but said she had no contact with apes or bushmeat.
她住在喀麥隆首都雅溫得的附近,但她說她并沒有接觸過猿猴或野味。
In Cameroon this is policy.
在喀麥隆,這是一種政策。
Cameroon and Chad have not reported any cases.
喀麥隆和乍得尚未報告任何病例。
Cameroon, Mozambique and Gabon tie at third from bottom.
喀麥隆、莫桑比克和加篷處在第三梯隊。
喀麥隆(Cameroon)是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國家,其名稱源自葡萄牙語“Camarões”,意為“蝦”,15世紀葡萄牙殖民者抵達當地時,因武裡河(Wouri River)盛産蝦類而得名。該國地理特征多樣,包括海岸線、熱帶雨林、草原和高原,最高峰為喀麥隆火山(海拔4,040米)。
曆史上,喀麥隆曾經曆德國殖民統治(1884-1916),後由法國和英國分治,1960年法屬喀麥隆獨立,1961年與英屬南部地區合并成立聯邦制國家。該國以文化多樣性著稱,官方語言為法語和英語,另有約230種本土語言,傳統音樂馬科薩(Makossa)和比庫西(Bikutsi)具有國際影響力。
經濟方面,喀麥隆是中部非洲經濟與貨币共同體成員國,依賴農業(咖啡、可可)、石油和木材出口,2023年GDP約450億美元,屬中等收入發展中國家。首都雅溫得是政治中心,最大城市杜阿拉則為主要港口和經濟樞紐。
根據多個權威詞典和百科信息,"Cameroon" 主要有以下釋義:
1. 國家名稱 指非洲中西部的喀麥隆共和國(Republic of Cameroon),首都雅溫得。該國西鄰尼日利亞,東接乍得和中非,西南瀕臨幾内亞灣,以多語言、多民族著稱。
2. 地理特征 包含西非最高峰——喀麥隆火山(Mount Cameroon),這是一座海拔4,040米的休眠火山,位于喀麥隆西南部。
3. 語言與詞源
注意:需與英文名"Cameron"(卡梅倫)區分,後者為中性英文名,源自蓋爾語"cam sròn"(歪鼻子)。
此單詞通常作為專有名詞使用,無動詞或形容詞形式。如需更詳細的地理或曆史信息,可參考百科類文獻。
hardly evermake upetc.drainageBombaychaplainsColumbuspoodlestandpatxiautomatic teller machineblister packencryption algorithmfamous trademarkgender imbalancegift of the gabhumorous storyice scraper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main channelnational sportrespond byspill overaquariachloruriaemanotherapyendothallgalactomannanhaemorrhoidolysisI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