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布托酯,丁酯膦
Butonate(中文可譯為丁酯磷或丁蟲磷)是一種有機磷類殺蟲劑,主要用于防治衛生害蟲和部分農業害蟲。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化學性質與結構
Butonate 的化學名稱為O-甲基-O-(2,2,2-三氯-1-正丁氧基乙基)硫代磷酸酯。其分子式為C7H16Cl3O4PS,分子量約為345.59 g/mol。它屬于有機磷酸酯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通常通過抑制昆蟲神經系統中的乙酰膽堿酯酶(AChE)來發揮殺蟲作用。
主要用途
Butonate 主要用于防治衛生害蟲,特别是家蠅和蚊子的幼蟲(孑孓)。它常被應用于蠅類滋生地(如垃圾場、畜舍)和蚊蟲滋生的水體(如稻田、池塘)中,作為殺幼蟲劑使用。此外,它也曾用于防治某些農業害蟲,如蚜蟲和螨類。
作用機制
作為典型的有機磷殺蟲劑,Butonate 的作用機制是抑制乙酰膽堿酯酶(AChE)。乙酰膽堿酯酶是神經突觸間隙中分解神經遞質乙酰膽堿(ACh)的關鍵酶。當 AChE 被抑制後,乙酰膽堿在突觸間隙積累,導緻神經信號持續傳遞,引發昆蟲過度興奮、痙攣、麻痹,最終死亡。
毒性與安全
有機磷殺蟲劑普遍對哺乳動物具有毒性。Butonate 屬于中等毒性農藥(根據WHO分類)。它對皮膚和眼睛有刺激性,誤食或吸入可能導緻中毒,症狀包括流涎、出汗、瞳孔縮小、呼吸困難等。使用時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穿戴防護服、手套和口罩等。環境方面,需注意其對水生生物的毒性。
現狀與替代
由于有機磷農藥的毒性相對較高,以及對環境和非靶标生物的潛在風險,許多傳統的有機磷殺蟲劑(包括部分含有 Butonate 的産品)的使用已受到限制或逐漸被更高效、低毒的新型殺蟲劑(如拟除蟲菊酯類、新煙堿類、生物農藥等)所替代。
參考資料來源:
Butonate(布托酯)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常見于化學和醫學領域,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化學性質(如分子式驗證或合成路徑),可參考化學數據庫如ECHEMI。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