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礦物] 鮑文玉;[寶] 硬綠蛇紋石
Most New Zealand greenstone is nephrite—a form of jade—though some is bowenite, another mineral.
大部分新西蘭綠玉寶石屬于軟玉——翡翠的一種,其他屬于另一種礦石,即硬綠蛇紋石(鮑文玉, 注1 )。
The Colonnade Egg is made of Bowenite, four-colour gold, silver-gilt, platinum, guilloché enamel and rose diamonds.
柱廊彩蛋是由四色金,銀鎏金,鉑,飾紋琺琅和玫瑰鑽石制成。
Bowenite(鮑文玉)是蛇紋石族礦物的一種緻密隱晶質亞種,屬于矽酸鹽類礦物。其化學組成為(Mg,Fe)₃Si₂O₅(OH)₄,莫氏硬度在4.5-6之間,通常呈淺綠色至深綠色,質地細膩呈蠟狀光澤,因含鐵元素的不同可能呈現黃綠色或灰綠色條痕。
該礦物最早由美國地質學家George T. Bowen于1822年發現并命名,主要産自中國遼甯岫岩、新西蘭南島、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以及緬甸北部山區。作為半透明玉石材料,Bowenite常用于雕刻工藝品和首飾制作,其曆史可追溯至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玉器文化。
根據國際礦物學協會(IMA)分類标準,Bowenite被歸類為葉蛇紋石(antigorite)的變種,具有典型的多色性特征。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的礦物學數據庫顯示,其比重約為2.5-2.7 g/cm³,折射率在1.56-1.57之間,常見平行纖維狀結構。
Bowenite(發音:英音[ba'ʊenaɪt],美音[ba'ʊenaɪt])是一種礦物,在中文中通常譯為硬綠蛇蛇石或鮑文玉。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Bowenite屬于蛇紋石(serpentine)類礦物的一種,質地緻密且顔色多為淺綠至深綠色,常被用于雕刻或裝飾材料。
詞源與命名
其英文名源自19世紀英國地質學家George T. Bowen,中文譯名“鮑文玉”是對其姓氏的音譯結合礦物特性(玉質外觀)的意譯。
相關礦物類别
與蛇紋岩(serpentinite)同屬矽酸鹽礦物,常與其他蛇紋石變體如葉蛇紋石、纖蛇紋石等共生。
實用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物理化學性質或地質分布,建議參考地質礦物學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