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bɑːtˈswɑːnə/
n. 博茨瓦納(非洲中南部國家)
Botswana is proof of it.
博茨瓦納已經證明了這些。
A worker sorts diamonds in Botswana.
一個工人在波紮那分類鑽石。
In Botswana they have fuelled growth - until now.
而在波紮那他們有的确是加速的增長——直到現在都是如此。
Cases have also been reported in Botswana (Palm Tree).
博茨瓦納(棕榈樹)也報告發生了病例。
South Africa and Botswana have said Mr Bashir is not welcome.
南非和博茨瓦納都說巴希爾不受歡迎。
博茨瓦納(Botswana)是非洲南部的一個内陸國家,全稱“博茨瓦納共和國”(Republic of Botswana)。其名稱源自該國最大的族群“茨瓦納人”(Tswana),前綴“Bo-”在茨瓦納語中意為“土地”,因此“Botswana”可直譯為“茨瓦納人的土地”。以下從多個維度解析該詞及相關背景:
1. 地理與曆史
博茨瓦納位于南非高原中部,東接津巴布韋,西鄰納米比亞,北連贊比亞,南界南非。國土面積約58.2萬平方公裡,首都為哈博羅内(Gaborone)。該國于1966年脫離英國保護國地位獨立,此前被稱為“貝專納蘭”(Bechuanaland)。
2. 政治與經濟
博茨瓦納是非洲少有的穩定民主國家,實行多黨制總統共和制。經濟以鑽石開采為主導,鑽石儲量居全球前列,占其出口收入的70%以上。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博茨瓦納從獨立時的貧困國家發展為中高收入經濟體,人均GDP在非洲名列前茅。
3. 生态與旅遊
該國以野生動物保護聞名,擁有奧卡萬戈三角洲(Okavango Delta)和喬貝國家公園(Chobe National Park)等世界自然遺産地。奧卡萬戈三角洲是全球最大的内陸三角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其為“獨特的生态系統典範”。
4. 社會與文化
茨瓦納人占總人口的79%,官方語言為英語和茨瓦納語。傳統舞蹈如“Setapa”和“Dikomana”是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博茨瓦納艾滋病感染率曾長期居全球首位,但通過國際合作和醫療改革,近年已顯著下降。
參考資料
Botswana(博茨瓦納)是非洲南部的一個内陸國家,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與特征
該國地處非洲南部,四周被南非、納米比亞、津巴布韋和贊比亞包圍(僅在維多利亞瀑布附近與贊比亞有短邊界)。地形以高原和沙漠為主,約70%的國土屬于卡拉哈裡沙漠。
曆史背景
原為英國保護國,于1966年9月30日獨立。
社會經濟
其他相關縮寫
英文縮寫為BOT,常見于國際組織和賽事。
若需更詳細的地理數據或人口信息,可參考、4、5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