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礦物] 銀銅氯鉛礦
Boleite(中文譯名“勃硫銅鉛礦”)是一種稀有含銅、鉛的複雜鹵化物礦物,其化學式為 Pb${26}$Cu${24}$Ag${10}$Cl${62}$(OH)$_{48}$·3H$_2$O。該礦物最早于1891年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的Boleo礦區被發現并命名,其名稱源于發現地。
礦物學特征:
地質産狀: 主要形成于幹旱氣候下的氧化帶,常與方鉛礦、角銀礦等礦物伴生。除墨西哥外,智利、澳大利亞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也有少量産出(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礦物資源公報)。
應用與價值: 因成分複雜、提取難度大,目前主要作為礦物标本收藏。其鮮豔的藍色晶體形态受到礦物學家和收藏家的高度關注(參考《經濟地質學》期刊2020年專題研究)。
根據權威英語詞典的解釋,“boleite”是一個礦物學術語,其音标為英式發音['bəʊli:t]、美式發音['boʊli:t]。該詞主要指代一種含多種金屬元素的氯化物礦物,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定義
它是鹵化物礦物的一種,化學成分為銀、銅、鉛的氯化物複合物,常見譯名為銀銅氯鉛礦或氯銅銀鉛礦,主要用于礦物學領域。
名稱與成分關聯
名稱中的元素前綴("bole-")可能源自其成分中的金屬元素組合,但具體詞源未明确記載。其成分表明該礦物具有工業提取價值,尤其是銀、銅等金屬元素。
應用與分布
作為稀有礦物,boleite主要出現在特定地質環境中,例如銅礦床氧化帶或火山岩區域。其晶體結構通常為立方體或八面體,具有玻璃光澤。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礦物的物理性質或具體産地,建議查閱專業地質學資料或礦物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