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bɔ:/
n. 波爾(丹麥物理學家)
Rutherford, who I have already described to you as being a little bit colorful in his language, backed up Bohr on this.
盧瑟福,就是以前我跟你們提過的那個語言豐富生動的人,在這一點上證實了波爾的理論。
All of this. What did Bohr do?
所有這些,波爾是怎樣做的?
I said Bohr came up with a model.
我說波爾提出了一個模型。
Bohr says, no, that is not hydrogen.
波爾說,不,那不是氫。
So, Bohr came way ahead of the game.
波爾主導了這個遊戲。
bohr atom
玻爾氏原子
Bohr(中文譯名“玻爾”)是一個具有多重科學含義的專有名詞,主要與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及其科學貢獻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人物定義
尼爾斯·亨利克·大衛·玻爾(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他因對原子結構和量子力學的開創性研究獲得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提出的“玻爾模型”首次将量子概念引入原子系統,解釋了氫原子光譜的規律。
科學術語
$$ a_0 = frac{4pi varepsilon_0 hbar}{m_e e} $$
其數值約為0.529埃(Å),被廣泛應用于原子物理計算。
尼爾斯·玻爾之子奧格·玻爾(Aage Bohr)因原子核結構研究獲得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形成“玻爾家族”的科學傳承。
Bohr(音标:英式[bəʊə]或[bɔː],美式[bɔːr]或[boʊr])是一個專有名詞,主要有以下含義:
人物指代
指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1962),他是量子力學和原子結構研究的先驅。
科學術語
其他用法
補充說明:Bohr的發音需注意“h”不發音,類似“波爾”。其理論雖被後續量子力學發展修正,但仍是物理學史上的裡程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