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bɔːr/ 美:/'bɔ/
n. 布爾人(南非荷蘭人的後裔)
adj. 布爾人的
n. (boer) 南非白人農民;(非正式,種族隔離制度下的)警員
Investigate on endoparasite categories about importing Boer goat.
調查有關進口波爾山羊的體内寄生蟲類别。
Mr de Boer said a deal was certainly possible.
德布爾表示,協議“肯定有可能”達成。
What we will need after Copenhagen is a little time, said DE Boer.
他說:“哥本哈根之後,我們需要的是多一點點耐心。”
Mr DE Boer will leave for an advisory post with KPMG, the consultancy.
德波爾将擔任咨詢公司畢馬威的顧問。
The time for re-stating well known positions is past, said Yvo DE Boer.
重新表達立場的時時機也過去了。現在是新的一刻。
boer goat
[動]布爾羊
boer war
布爾戰争
Boer是荷蘭語中“農民”或“定居者”的直譯,在曆史上特指南非的荷蘭裔殖民者及其後裔。該詞起源于17世紀至19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VOC)在南非建立殖民地期間,來自荷蘭、德國和法國的移民逐漸形成以農業為主的社群,自稱為“Boere”(複數形式)。他們的語言發展為南非荷蘭語(Afrikaans),并建立了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等獨立政權。
在19世紀末,英國與布爾人因礦産資源和領土控制爆發了兩次布爾戰争(1880-1881年、1899-1902年),這場戰争成為現代遊擊戰術的早期案例,并導緻南非聯邦的成立。布爾人的文化遺産至今體現在南非的農業傳統、地名(如比勒陀利亞)以及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的身份認同中。
參考來源:
Boer(發音:英 [bɔː(r)] / 美 [bɔːr])是一個源自荷蘭語的詞彙,主要用于指代南非的特定族群及其相關文化。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Boer在英語中作名詞時,指“布爾人”,即17-18世紀荷蘭移民南非的後裔,屬于阿非利卡人(Afrikaner)的一支。作形容詞時表示“布爾的”或“荷裔南非人的”,如Boer culture(布爾文化)。
詞源與曆史背景
語言與文化特征
布爾人使用南非荷蘭語(Afrikaans),這是荷蘭語的變體,融合了馬來語、班圖語等元素。其文化具有鮮明的歐洲傳統與非洲本土融合的特點。
相關詞彙與用法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布爾戰争或南非殖民史,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擴展閱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