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bɪstʊrɪ/ 美:/''bɪstʊri/
複數 bistouries
n. 手術刀,[外科] 細長刀
Her long mouth is a bistoury.
她那長嘴巴是一把手術刀。
bistoury(中文譯作“手術刀”或“柳葉刀”)是一種細長、鋒利的醫用切割工具,傳統上用于外科手術中切開組織或排膿。其名稱源于法語“bistouri”,最早可追溯至17世紀歐洲外科器械的演變。
根據《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的定義,現代bistoury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曆史上,英國外科醫生約瑟夫·李斯特在19世紀推廣無菌外科時,曾改良bistoury的設計以減少感染風險。當前該器械更多見于獸醫外科和特定傳統醫療場景,在人類臨床中的使用頻率已低于高頻電刀等現代工具。
注:本文參考了牛津大學出版社醫學詞典、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曆史檔案及《外科器械發展史》等權威資料。
以下是關于單詞bistoury 的詳細解釋:
Bistoury 是一個名詞,指一種外科手術刀,其特點是細長且刀刃較窄,通常用于外科手術中的細微切口或精細操作。該詞源于法語,屬于醫學專業術語。
主要用于描述醫療器械,尤其適用于需要精準切割的場景,例如:
在醫學文獻或專業場景中,該詞可能搭配特定術語使用(如“double-cutting biopsy bistoury”)。需要注意的是,現代英語中“scalpel”更常用,而“bistoury”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器械描述。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場景下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權威醫學詞典或器械手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