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铋華
Bismite(铋華)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礦物,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铋(Bi₂O₃),屬于铋的氧化物類礦物。以下是其詳細科學描述:
化學性質與結構
其晶體結構為單斜晶系,空間群為P21/c,晶胞參數為a=5.85 Å,b=8.17 Å,c=7.51 Å,β=112.9°(數據來源:國際礦物學協會礦物數據庫)。理論铋含量約為89.7%,氧占10.3%。
物理特性
通常呈土狀集合體或粉末狀,顔色以淺黃色、灰白色為主,莫氏硬度1.5-2,密度8.5-9.0 g/cm³。在紫外線下可能呈現弱熒光反應,該特性被記錄于《Dana's System of Mineralogy》第II卷。
地質産狀
主要形成于含铋礦床的氧化帶,常與自然铋、泡铋礦共生。著名産地包括玻利維亞的波托西礦區、德國薩克森州礦山群,以及中國湖南柿竹園多金屬礦床(參考:美國地質調查局礦物資源報告)。
工業應用
作為铋礦石的次生礦物,其提煉産物用于制造低熔點合金、電子陶瓷及核反應堆冷卻劑。現代研究表明納米級Bi₂O₃在光催化領域具有潛在價值(詳見《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2018年刊載論文)。
Bismite 是英語中的一個礦物學術語,指一種含铋的氧化物礦物,中文譯為“铋華”。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化學組成
Bismite 的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铋(Bi₂O₃),是铋元素在氧化環境中形成的次生礦物,常見于铋礦床的氧化帶中。
物理特性
通常呈黃色、淺黃色或灰白色,具有土狀或粉末狀形态,硬度較低,密度較高。
應用與産地
主要用于提煉金屬铋,常見于玻利維亞、秘魯等國的铋礦床中,工業上可作為催化劑或電子材料原料。
語言相關
在法語中,bismite 同樣表示“铋華”,詞性為陰性名詞(bismite f.),發音為英式 [ˈbɪzmɪt],美式 [ˈbɪzmɪt]。
若需更專業的礦物學資料,建議查閱地質學詞典或礦物數據庫。
a couple ofcompletelylawn mowerswelteradepsBaumwollecanvasesChristaJenKerrylungingmindfulpointillisticprostratedblood perfusiondirect sellingdiscuss withintegrate intoopt out ofpower drivenreducing sugarwhere applicableAbyssinianariditybetanidinebromhexinegustinessinculpationlutanistgin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