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biorhythmicity是什麼意思,biorhythmicity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n. 生物周期;生物節律 (biorhythm的變形)

  • 專業解析

    biorhythmicity(生物節律性)指生物體内在的周期性生理或行為變化規律,是生命體適應環境晝夜、季節等時間維度的重要機制。這一概念最早由德國醫生威廉·弗裡斯于19世紀末提出,現被現代生物學證實與基因調控、神經内分泌系統密切相關。

    從分子機制層面,biorhythmicity由生物鐘基因(如CLOCK、PER、CRY等)調控,通過轉錄-翻譯反饋環路形成約24小時的晝夜節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研究顯示,人體核心體溫、皮質醇分泌、睡眠-覺醒周期等100餘種生理指标均呈現顯著節律性。

    臨床應用方面,biorhythmicity影響藥物療效與副作用。例如癌症化療藥物奧沙利鉑在上午給藥可降低神經毒性,而哮喘症狀多在後半夜加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将晝夜節律紊亂列為2A類緻癌因素。

    該領域權威參考文獻:

    1.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生物鐘分子機制》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7958
    2. 《自然》期刊《晝夜節律與疾病》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rn3746
    3. 梅奧診所《睡眠醫學指南》https://www.mayoclinic.org/sleep-disorders
    4. 世界衛生組織《職業健康指南》https://www.who.int/occupational_health/publications
    5. 《生理學評論》https://journals.physiology.org/doi/10.1152/physrev.00016.2020

    網絡擴展資料

    “Biorhythmicity”是由“biorhythm”(生物節律)衍生出的名詞,指生物體内周期性生理功能或行為的規律性特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核心定義
      Biorhythmicity描述生物體固有的、循環性的節律現象,例如晝夜節律(24小時周期)、睡眠-覺醒周期、體溫波動等。這種節律性通常由内部生物鐘調控,也可能受外部環境(如光照、溫度)影響。

    2. 詞源與構成

      • 詞根:bio-(生物) + rhythm(節律)
      • 後綴:-icity(表示性質或狀态)
        因此,該詞強調生物節律的固有屬性或系統性規律。
    3. 相關概念

      • Biorhythm失調:當生物節律被打破時(如長期噪音、跨時區飛行),可能引發健康問題。
      • 調控機制:涉及下丘腦視交叉上核(哺乳動物生物鐘中樞)及基因(如Period、Clock基因)表達。
    4. 應用場景舉例

      • 醫學:調整輪班工作者作息以匹配biorhythmicity;
      • 心理學:抑郁症患者的晝夜節律紊亂研究;
      • 生态學:動植物季節性遷徙或開花的時間規律。

    注意:該詞在專業文獻中使用較多,日常英語中更常見其形容詞形式“biorhythmic”或名詞“biorhythm”。如需更詳細生物學機制,建議參考《神經科學》或《時間生物學》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