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礦物] 闆磷鎂錳礦
Bermanite是一種稀有含錳礦物,其化學式為( text{KMn}^{3+}_2(text{PO}_4)_2(text{OH})·2text{H}_2text{O} )。它屬于磷酸鹽礦物類别,晶體結構為單斜晶系,通常呈黃色至橙黃色柱狀或闆狀晶體,透明至半透明,具有玻璃光澤,摩氏硬度約為3.5。該礦物最早于1967年在美國新澤西州的富蘭克林礦山被發現,并以美國礦物學家Samuel Berman命名。
在礦物學研究中,bermanite的形成與富錳的氧化環境密切相關,常見于變質岩或熱液礦床中。其獨特的晶體結構對理解錳元素的地球化學循環有重要參考價值。目前已知的産地除美國外,還包括澳大利亞、巴西和南非等地的特定礦床。
權威地質數據庫Mindat指出,bermanite的X射線衍射數據已被國際礦物學協會(IMA)收錄,相關物理性質參數可參考礦物學标準手冊。由于該礦物的稀有性,它主要具有科研價值和收藏價值,尚未發現大規模工業應用。
“Bermanite”是一個專業術語,主要用于礦物學領域。其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Bermanite是一種含水的硫酸鹽礦物,化學成分為$text{Mn}^{2+}text{Mn}_3^{3+}(text{SO}_4)(text{OH})_6 cdot 4text{H}_2text{O}$。它通常以纖維狀或塊狀晶體形式存在,顔色多為淺黃色至棕色。
2. 命名來源
該礦物以美國礦物學家Harry Berman(1902-1944)命名,以紀念他對礦物學研究的貢獻。
3. 特性與發現
4. 應用與意義
目前bermanite主要作為研究礦物形成過程的樣本,無顯著工業用途,但對地質學家分析礦床氧化過程具有參考價值。
若需更詳細的礦物學數據(如晶體結構、光譜特征等),建議查閱專業地質數據庫或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