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礦物] 藍錐礦;[礦物] 矽酸鋇钛礦
benitoite(藍錐礦)是一種稀有寶石級礦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命名
藍錐礦的英文名稱為"Benitoite",中文音譯為“貝尼托石”,源于其最早發現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本尼托縣(San Benito County)。其發音為英音[bɪnɪ'tɒɪt],美音[bɪnɪ'tɒɪt]。
2. 化學成分與結構
化學成分:鋇钛矽酸鹽(化學式:$text{BaTiSi}_3text{O}_9$),屬于六方晶系礦物,晶體多呈闆狀或柱狀。
3. 物理性質
4. 産地與稀有性
目前全球唯一寶石級産地為美國加州聖本尼托縣,常與柱晶石、鈉沸石等礦物伴生于蛇紋岩中。寶石級晶體極少超過1克拉,因此極具收藏價值。
5. 用途與價值
因顔色鮮豔(藍至紫色)、高色散特性,常用于珠寶收藏。其熒光效應和強多色性也是重要鑒定特征。
如需了解更多發音細節,可參考線上詞典來源;礦物學特性詳見百科資料。
Benitoite是一種稀有的寶石,其化學式為BaTiSi3O9。以下是有關Benitoite的詳細解釋:
Benitoite通常用作寶石,但它也可以用于科學研究。它是一種非常稀有的寶石,因此價格非常昂貴。一些人也将其用于收藏。
Benitoite是一種稀有的寶石,其顔色通常為藍色或藍紫色。它由钛、矽和鋇組成,是一種矽酸鹽礦物。它于1907年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貝尼托縣首次被發現,因此得名Benitoite。它是一種透明或半透明的寶石,可以用于制作珠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