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bə'θetɪk/ 美:/'bəˈθetɪk/
陳腐的
GRE
adj. 陳腐的;頓降的;假裝感傷的
It all added a slightly bathetic touch to the evening.
這一切都為晚上增添了一絲平庸的感覺
Dickens's readers really wanted to feel the kind of bathetic sadness that he tried to evoke.
狄更斯的讀者非常希望感受到他試圖喚起的那種虛假的悲傷。
adj.|banal/trite;陳腐的;頓降的;假裝感傷的
Bathetic(形容詞)指因情感表達過于刻意或陳腐,導緻從莊嚴或深刻突然轉為平庸或滑稽的效果,常帶有 unintended humor(無意中的幽默感)或 emotional letdown(情感落差)。該詞源于希臘語“bathos”(意為“深度”),18世紀由英國詩人亞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在文學批評中推廣,用于諷刺矯揉造作的文風。
在語義上,bathetic 與“pathos”(引發同情的悲怆感)形成對比,後者強調真摯情感,而前者則暗示情感表達因過度或缺乏原創性顯得膚淺。例如,一部電影若在悲劇場景後插入突兀的搞笑台詞,可能被批評為 bathetic。
權威來源參考:
近義詞包括 mawkish(過度傷感的)、melodramatic(誇張的),反義詞則為 sublime(崇高的)、genuine(真摯的)。
單詞bathetic 的詳細解釋如下:
Bathetic 是形容詞,主要含義為“平庸的、陳腐的”,也可指“情感表達矯揉造作或虛僞的”,在文學語境中特指“頓降的”(即從崇高突轉為平庸的修辭手法,稱為“突降法”或“bathos”)。
在正式寫作中需區分bathetic 與pathetic,後者指“可憐的”或“可悲的”,而前者強調情感表達的刻意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