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bɑ:srə/
n. 巴士拉 (伊拉克城市)
That old moan by W.C. Fields, the American funny man, echoes the more recent feelings of many a resident in Basra.
這是美國喜劇演員W.C. 費爾茲過去抱怨的話,現在卻是大多數巴士拉居民最近的心聲。
But Basra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但是巴士拉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British sol***r in Basra, April 2003.
英國士兵在巴士拉,2003年4月。
Scandinavian Airlines plans a Basra route.
北歐航空計劃飛往巴士拉機場。
He then went on to Basra to meet British troops.
他接着去到了巴士拉并會見了英國士兵。
Basra(巴士拉)是伊拉克東南部的重要城市,位于阿拉伯河與波斯灣交彙處,地理坐标為北緯30°30′、東經47°49′。作為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它不僅是該國唯一的海港,也是重要的石油工業與經濟中心,擁有全國約70%的石油儲量。
Basra由伊斯蘭教第二任哈裡發歐麥爾于公元636年建立,早期作為軍事營地,後發展成為阿拉伯帝國的重要貿易與學術樞紐。在阿拔斯王朝時期(8-13世紀),Basra以文學、哲學和科學研究的繁榮著稱,被譽為“伊斯蘭黃金時代的文化燈塔”。著名學者如語言學家哈利勒·伊本·艾哈邁德曾在此活躍,其著作《阿拉伯語詞典》對語言學影響深遠。
Basra省是伊拉克石油生産的核心區域,日産原油量超過300萬桶,占全國出口總量的90%以上。該市還擁有伊拉克最大的烏姆蓋斯爾港,承擔着全國80%的進出口貨物運輸。世界銀行數據顯示,Basra的經濟貢獻約占伊拉克GDP的35%,凸顯其國家經濟支柱地位。
Basra面臨嚴峻的環境問題,包括水鹽堿化、濕地退化和空氣污染。2018年因飲用水污染引發的市民抗議事件,促使國際組織介入援助水利設施改造。此外,該地區在2003年伊拉克戰争後經曆了多次沖突,目前仍在進行城市重建與文化遺産修複工作。
以上信息綜合參考自大英百科全書、世界銀行報告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檔案。
Basra(巴士拉)是伊拉克東南部的重要城市,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Basra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位于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交彙的夏台·阿拉伯河西岸,南距波斯灣約55公裡,是伊拉克第一大港口和石油工業中心。
功能與地位
發音與拼寫
例句參考
若需更多曆史或文化背景,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地理資料。
amberfiltrationinsanelyogeeovercamepiceapolychromaticsniveltoxicologisttrinomialabdominal wallautomobile manufacturerfixed timegeneral formulago ashoreon Fridayradix scutellariae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pecial conditionsamputeeanovulationbaignoirebeccaficobogeychoroidectomycypenaminefootstoolhypovigilancehypsarrhythmiamarc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