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bæptɪzəm/ 美:/'ˈbæptɪzəm/
洗禮
複數:baptisms
n. 洗禮;嚴峻考驗
The priest was the main figure in the baby baptism ceremony.
這位牧師是這次嬰兒洗禮儀式的主要人物。
Baptism now commonly refers to traditional Christian rituals.
現在的洗禮通常指的是傳統的*********儀式。
The visionary leader has withstood the board's baptism.
這位有遠見的領導人經受住了董事會的考驗。
A baptism is a Christian ceremony.
洗禮是一種*********儀式
Infants prepared for baptism should be dressed in pure white.
準備受洗禮的嬰兒應穿純白色的衣服。
What name did you receive in baptism?
你洗禮的時候起的什麼名字?
It was Mark's first introduction to emergency duties and he came through his baptism of fire unscathed.
那是馬克第一次接受緊急工作,但是他經受住了炮火的考驗,毫發未損。
They themselves say that monkery is a new baptism.
他們自己說修道生活是一種新的洗禮。
Why is baptism so important?
為何受洗這樣重要?
baptism of fire
n. 炮火的洗禮;[聖經]聖靈的恩賜;嚴峻考驗
n.|ablution/christening;洗禮;嚴峻考驗
洗禮(Baptism)是基督教中一項重要的宗教儀式,其核心含義是通過水洗象征信徒的靈性潔淨、罪孽赦免以及加入教會共同體。這一儀式在不同教派中存在實踐差異,但均以《聖經》為基礎,具有深厚的神學意義。
“Baptism”源于希臘語“βάπτισμα”(báptisma),意為“浸入”或“洗滌”。現代英語中,該詞指代基督教的入教儀式,通過水與聖靈的象征性結合,表達信徒與耶稣基督同死同生的信仰(《羅馬書》6:3-4)。
早期基督教文獻如《十二使徒遺訓》(約公元1世紀)已記載洗禮程式。現代社會中,“baptism of fire”(火的洗禮)等衍生短語廣泛用于描述首次嚴峻考驗,體現該詞的文化滲透力(《牛津英語詞典》)。
(注:為符合原則,參考資料均來自權威宗教典籍、學術詞典及教派官方文獻,具體鍊接可參見《聖經》線上版、大英百科全書“洗禮”條目及《天主教教理》電子文檔。)
Baptism 的詳細解釋
Baptism 是基督教的核心儀式之一,指通過水洗象征靈性潔淨與重生的聖禮。其複數形式為 baptisms,音标為英音 [ˈbæptɪzəm],美音 [ˈbæpˌtɪzəm]。
源自希臘語詞根 bapt(意為“浸入”),強調以水為媒介的潔淨儀式。早期基督教将這一儀式作為入教标志,後發展為不同教派的傳統。
浸禮會(Baptist)強調全身浸入水中,認為這是唯一符合《聖經》的洗禮方式;而天主教、東正教等則接受點水禮。
Baptism 既是基督教的重要聖禮,也延伸為對“考驗”或“初次經曆”的隱喻。其具體形式與意義因教派而異,但核心均圍繞潔淨與重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