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Bahaism是什麼意思,Bahaism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bahaism英标

英:/'bə'ha:izəm/

常用詞典

  • n. 大同教

  • 例句

  • What should modernization of confucianism absorb from bahaism?

    儒學現代化應向巴哈伊汲取什麼?

  • Having inherited from confucianism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social ideal the newly founded bahaism has finished its convert from a traditional religion to a modernized one.

    新興的巴哈伊教承傳儒學的人文精神及社會理想,取得了傳統宗教向現代化轉換的成功;

  • 專業解析

    巴哈伊信仰(Bahaism,現更常用 Bahá'í Faith)是一種獨立的全球性一神論宗教,起源于19世紀的波斯(今伊朗)。其核心教義強調人類一體、宗教同源以及世界和平,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年輕的獨立宗教之一。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教義與原則

    巴哈伊信仰由巴哈歐拉(Bahá'u'lláh,1817-1892)創立,被視為上帝對當今時代的啟示者。其根本原則包括:

    1. 人類一體性:主張全人類屬于同一個種族大家庭,應消除種族、民族和宗教偏見。
    2. 宗教同源性:認為所有主要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源自同一神聖源頭,是上帝在不同曆史階段對人類的漸進啟示。
    3. 科學與宗教和諧:強調科學探索與宗教信仰相輔相成,共同推動文明進步。
    4. 男女平等:倡導性别平等,認為女性充分參與社會事務是實現世界和平的關鍵。
    5. 普及教育:呼籲全民享有教育機會,視其為社會發展的基石。

    二、實踐與制度

    巴哈伊信徒通過祈禱、齋戒(每年3月2日至20日)和參與社區服務踐行信仰。其管理采用獨特的無神職制度,由選舉産生的各級"靈體會"(Spiritual Assembly)負責教務協調。全球最高管理機構為"世界正義院"(Universal House of Justice),位于以色列海法,是巴哈伊的行政和精神中心。

    三、現狀與影響

    目前巴哈伊信仰已傳播至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信徒約600萬人。其社會行動聚焦于教育普及、社區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并在聯合國框架内積極參與全球治理議題。巴哈伊國際社團(Bahá'í International Community)是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SOC)和兒童基金會(UNICEF)的咨詢機構。


    權威來源參考:

    1. 巴哈伊國際社團官網對核心教義的闡釋:www.bahai.org/beliefs
    2. 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非政府組織數據庫(含巴哈伊國際社團資質):cosnet.ngos.org
    3. 《大英百科全書》"巴哈伊信仰"條目:www.britannica.com/topic/Bahai-Faith

    網絡擴展資料

    Bahaism(巴哈伊教)是一種起源于19世紀伊朗的宗教,其核心教義強調全人類的精神統一與平等。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Bahaism是1863年由巴哈歐拉(Bahá'u'lláh)在伊朗創立的宗教,早期常被稱為“大同教”。它雖源于伊斯蘭教什葉派背景,但已發展為獨立宗教體系,主張消除種族、性别和宗教偏見。

    2. 核心教義

      • 強調所有宗教同源,融合了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主要宗教的部分教義
      • 倡導世界和平、科學與宗教和諧、男女平等及普及教育
      • 主張通過漸進式啟示接受神聖真理,認為巴哈歐拉是上帝的最新使者
    3. 相關術語

      • Bahai:既是名詞(指巴哈伊教信徒),也是形容詞(描述與巴哈伊教相關的事物),例如:"Bahai teachings"(巴哈伊教義)
      • 信徒通常自稱"Bahá'í",發音為[bəˈhɑːiː],區别于普通名詞形式
    4. 現狀與傳播
      目前全球約有500-800萬信徒,被聯合國認定為國際性宗教。其經典著作包括《至聖書》和《隱言經》,宗教活動中心位于以色列海法。

    注:早期中文翻譯“大同教”現已較少使用,當前通用譯名為“巴哈伊教”。如需更詳細教義解析或曆史發展脈絡,可參考權威宗教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