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份與恢複
System backup and recovery a whole box.
系統備份和恢複——整個系統。
Get rid of DPF backup and recovery problems.
解決D PF備份和恢複問題。
Data structures used for backup and recovery.
用于備份和恢複的數據結構。
Archive logging enables an online backup and recovery.
存檔日志模式支持線上備份和恢複。
Backup and recovery of AIX Environment using SAN devices.
使用SAN設備備份和恢複AIX環境。
在信息技術領域,"backup and recovery"(備份與恢複)是确保數據安全的核心機制。根據IBM的技術定義,備份指通過創建數據副本,将原始文件、數據庫或系統狀态存儲在獨立介質(如磁盤、磁帶或雲端)的過程,其核心目标是防範硬件故障、人為誤删或網絡攻擊導緻的數據丢失。微軟Azure文檔進一步說明,現代備份技術已從簡單的全量備份發展為增量備份、差異備份等混合策略,可顯著降低存儲成本并提升備份效率。
數據恢複則特指在發生災難事件後,通過預存的備份副本重建原始數據環境的技術流程。Oracle數據庫白皮書強調,企業級恢複方案需實現精準的恢複點目标(RPO)和恢複時間目标(RTO),例如金融系統通常要求RPO<15分鐘,RTO<1小時。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SP 800-34指南指出,完整的備份恢複系統應包含版本控制、異地存儲和加密驗證三項基礎功能,以符合數據完整性要求。
該技術體系已深度應用于雲計算架構,亞馬遜AWS的實踐案例顯示,采用跨區域備份結合自動快照技術,可使雲服務器的災難恢複成功率提升至99.95%。國際數據公司(IDC)2024年研究報告證實,實施3-2-1備份原則(3份數據、2種介質、1份離線)的企業,數據完全丢失概率比未實施者降低87%。
“Backup and recovery”(備份與恢複)是數據管理領域的核心概念,主要用于保障數據安全性和業務連續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Backup and recovery”是數據保護的核心策略,通過備份降低風險,通過恢複減少損失。兩者結合可有效應對數據災難,是個人和企業數字資産管理的基礎措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