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br. 公元前(before Christ);化學學士(bachelor of chemistry);商學士(bachelor of commerce)
The cleansing of the temple in 164 B.C. is what Jews celebrate with Hanukkah.
猶太人的光明節是為了慶祝公元前164年聖殿的淨化。
My vote for the most important cities in the world in the period leading up to 2000 B.C. would be Ur, Iraq.
我認為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的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是伊拉克的烏爾。
My vote for the most important cities in the world in the period leading up to 2000 B.C. would be Ur, Iraq.
我認為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的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是伊拉克的烏爾。
The Chinese folk art of paper cutting, which dates back to the 6 century B.C.,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源自公元前六世紀,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
It was made around 150 B.C., then lost in a shipwreck.
它大約在公元150年制造,然後在海難中遺失。
B.C.是英文“Before Christ”的縮寫,中文譯為“公元前”,用于标記耶稣基督誕生之前的年份。這一紀年體系起源于公元6世紀,由基督教僧侶狄奧尼修斯·埃克西古斯(Dionysius Exiguus)提出,後通過曆史學家比德(Bede)的推廣成為西方主流紀年方式。其計算方式以基督誕生的年份為分界點,例如“221 B.C.”表示“公元前221年”。
在學術領域,B.C.常與“A.D.”(拉丁文Anno Domini,意為“主的年份”)配合使用,構成完整的公曆紀年體系。現代考古學、曆史學研究均依賴此系統進行時間定位,例如埃及金字塔建造于約2580-2560 B.C.,中國秦朝統一六國發生在221 B.C.。
隨着學術國際化的發展,部分研究機構開始采用“B.C.E.”(Before Common Era,即“公元前”)替代B.C.,以減少宗教文化偏向性。這一調整體現了學術界對多元文化價值的尊重。牛津英語詞典和劍橋詞典均将B.C.定義為“基督誕生前的曆史時期”,同時收錄了B.C.E.作為現代标準替代詞。
B.C. 是一個多義縮寫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主要解釋如下:
1. 公元前(Before Christ)
最常見的用法是表示公曆紀元前的年份,用于标注基督誕生前的曆史時間。例如:"The war occurred in 500 B.C."(這場戰争發生在公元前500年)。
2. 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
作為加拿大西部省份的官方縮寫,常見于地理、行政或旅遊相關文本。例如:"Vancouver is a major city in B.C."(溫哥華是卑詩省的主要城市)。
3. 學術學位縮寫
4. 其他專業領域含義
注意事項:
若需特定領域的詳細解釋,建議提供具體使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