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自傷
Autolesion(西語:autolesión)是一個由前綴"auto-"(自我)和詞根"lesión"(損傷)組成的複合詞,字面含義指個體有意實施的自我傷害行為。在臨床心理學領域,該術語特指非自殺性自傷行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表現為通過切割、灼燒或撞擊等方式故意造成身體組織損傷。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的臨床定義,這種行為具有三個核心特征:①行為實施具有目的性;②不伴隨明确的自殺意圖;③使用社會規範不認可的方式造成即刻身體損傷。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數據顯示,青少年群體中約有15%-22%存在自傷行為史,且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的1.5倍。
從神經生物學角度分析,自傷行為可能通過内源性阿片系統釋放,暫時緩解心理痛苦。這種病理性的情緒調節機制,常與邊緣型人格障礙、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精神疾病存在共病關系。西班牙皇家語言學院(RAE)詞典特别指出,該術語在醫學文獻中需與自殺企圖嚴格區分,強調其作為應對心理危機的適應性行為特征。
根據權威詞典解釋,“autolesion”是一個醫學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定義
該詞由前綴auto-(自我)和lesion(損傷)構成,特指個體故意對自身造成的非緻命性身體傷害行為,常見于心理學領域描述自傷行為。
相關術語
應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臨床心理學或精神醫學文獻,描述如割傷皮膚、撞擊頭部等自我傷害行為,需與意外受傷區分。
提示:若涉及自傷相關問題,建議尋求專業心理支持或醫療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