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蒼術苷
Atractyloside(蒼術苷)是一種天然化合物,其名稱和功能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1. 詞源與結構 該詞由"Atractyl-"和"-oside"組成:
2. 化學特性
• 常見形式為鈉鹽(Sodium Salt),CAS號100938-11-2
• 分子結構包含苷元與糖基結合,屬于二萜類糖苷。
3. 生物活性與用途
• 具有抗炎作用,存在于某些藥用植物根部
• 實驗研究顯示降血壓、降血糖及抗腫瘤潛力
• 注意:目前主要作為科研試劑使用,因存在毒性未直接用于臨床治療。
4. 來源 主要從蒼術屬植物(如白術、茅蒼術)根部提取,這類植物在亞洲傳統醫學中應用廣泛。
Atractyloside是一種有毒的天然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紫菀屬植物中。它被廣泛用于研究線粒體功能和疾病。
Atractyloside通常是在科學研究中使用,因為它具有強大的毒性和線粒體抑制作用。它可以用于研究線粒體疾病、腫瘤、代謝紊亂等方面,也可以用于開發新的治療方法。
Atractyloside是一種抑制線粒體膜轉運蛋白的化合物,它阻止ADP和ATP通過線粒體膜。這會導緻線粒體能量代謝障礙,從而對細胞和組織産生毒性作用。Atractyloside還可以抑制其他線粒體酶的活性,如酮酸脫氫酶和*********酸化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