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idinol是什麼意思,aspidinol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綿馬酚;綿馬醇
專業解析
Aspidinol 是一種天然存在的有機化合物,屬于間苯三酚衍生物(phloroglucinol derivatives)類,主要從某些蕨類植物中分離得到,特别是鱗毛蕨屬(Dryopteris)植物,如綿馬(Dryopteris crassirhizoma)或歐綿馬(Dryopteris filix-mas)。
-
化學本質與結構:
- 化學名:2-羟基-4,6-二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2-Hydroxy-4,6-dimethoxy-3-methylacetophenone)或 1-(2-羟基-4,6-二甲氧基-3-甲基苯基)乙酮(1-(2-Hydroxy-4,6-dimethoxy-3-methylphenyl)ethanone)。
- 分子式:C₁₁H₁₄O₄。
- 結構特征:其核心結構是一個苯環(芳香環),上面連接有羟基(-OH)、兩個甲氧基(-OCH₃)、一個甲基(-CH₃)和一個乙酰基(-COCH₃)。這種特定的取代模式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礎。
-
來源與背景:
- Aspidinol 是傳統驅蟲中藥“綿馬貫衆”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該藥材來源于鱗毛蕨科植物(如綿馬)的幹燥根莖和葉柄殘基,在中醫中用于驅除腸道寄生蟲(特别是縧蟲)。
- 它常與綿馬貫衆中的其他間苯三酚類化合物(如綿馬酸 filixic acid、黃綿馬酸 flavaspidic acid)共存,這些化合物共同構成了藥材的驅蟲有效部位。
-
生物活性與藥理作用:
- 驅蟲作用:Aspidinol 及其相關化合物通過麻痹寄生蟲(尤其是縧蟲)的肌肉組織,使其無法附着在腸壁上,從而被排出體外。這是其最著名的生物活性。
- 抗菌活性:研究顯示,aspidinol 對某些細菌和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例如,有研究報道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病原菌有抑制效果。
- 其他潛在活性:一些研究探索了其抗氧化、抗炎等潛在藥理作用,但這些研究相對較少且多處于初步階段。
-
安全性與注意事項:
- 雖然具有驅蟲效果,但 aspidinol 及相關綿馬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毒性。過量使用或不當使用可能導緻中毒,症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頭痛、眩暈,嚴重時可能損害視神經(甚至導緻失明)、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呼吸抑制和肝腎功能損害。
- 因此,含有 aspidinol 的藥材(如綿馬貫衆)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嚴格控制劑量和療程。孕婦、體弱者、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現代醫學中,更安全有效的合成驅蟲藥已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此類傳統藥物。
參考資料來源:
- PubChem Compound Database: Aspidinol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Aspidinol
-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 綿馬貫衆 (Chinese Pharmacopoeia)
- Natural Product Updates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https://pubs.rsc.org/en/journals/journalissues/np (需訂閱訪問具體文獻)
- Bruneton, J. Pharmacognosy, Phytochemistry, Medicinal Plants (驅蟲藥章節)
-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期刊文獻示例,需具體檢索) https://journals.asm.org/journal/aac
-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期刊文獻示例,需具體檢索) https://pubs.acs.org/journal/jnprdf
- Martindale: The Complete Drug Reference (藥物毒理學部分)
- 《中藥學》教材 (各版本) - 驅蟲藥章節
網絡擴展資料
"aspidinol"的詳細解釋如下:
1.發音與詞源
英語發音為[æs'paɪdɪnɒl](英美發音相同),重音在第二個音節。該詞源自植物學領域,可能與蕨類植物綿馬屬(Dryopteris)相關。
2.中文釋義
主要譯為綿馬酚或綿馬素,是一種從鱗毛蕨屬植物中提取的酚類化合物。
3.化學特性
- 化學式:C₁₂H₁₄O₃
- 結構特征:含羟基(-OH)、甲氧基(-OCH₃)和甲基(-CH₃)取代基的芳香酮類化合物。
- 同義詞:Aspidinol B、1-(2,6-二羟基-4-甲氧基-3-甲基苯基)-1-丁酮。
4.用途與來源
常見于蕨類植物成分研究,傳統可能用于驅蟲或抗菌領域,但具體藥理作用需參考專業文獻。現代化學中多作為天然産物研究的對象。
如需更詳細的化學性質或應用場景,建議查閱《天然産物化學手冊》或專業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