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æski/ 美:/'ˈæski/
abbr. 美國信息交換标準碼(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ASCII files are ****** plain text files that can be recognized by any computer.
ASCII文件是簡單的無格式文本文件,可以由任何計算機所識别。
ASCII code uses the specified 7-bit or 8-bit binary number combination to represent 128 or 256 possible characters.
ASCII碼使用指定的7位或8位二進制數組合來表示128或256種可能的字符。
ASCII was originally a national standard in the United States.
ASCII最初是美國國家标準。
Files can be exported in ASCII or PCX formats.
文件可用ASCII或PCX格式導出。
Now ASCII involves characters.
現在ASCII碼包含字符了。
App Tag is always 0x4149 (ASCII AI).
App标籤總是0x4149 (ascii“AI”)。
Hexadecimal and ASCII dumping commands.
十六進制和ASCII轉儲命令。
An EBNF-style grammar for smart ASCII.
“智能ASCII”的ebnf樣式的語法。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信息交換标準代碼)是一種基于拉丁字母的字符編碼标準,用于在計算機和通信設備中表示文本信息。它于1963年由美國國家标準協會(ANSI)首次标準化(X3.4-1963),并經過多次修訂,成為現代計算機系統中最基礎且廣泛使用的字符編碼方案之一。
ASCII使用7位二進制數(範圍0-127)為128個特定字符分配唯一編碼,包括:
例如,大寫字母'A'的ASCII碼是65(二進制01000001),小寫字母'a'是97(二進制01100001),數字'0'是48(二進制00110000)。
ASCII的誕生解決了早期計算機系統間字符表示不統一的問題。其設計參考了電報編碼,并優先考慮了英語書寫需求。雖然擴展版本(如8位的ISO-8859系列)支持更多語言字符,但标準ASCII的7位設計确保了跨平台的兼容性,并為後續Unicode标準奠定了基礎。
ASCII至今仍是以下領域的核心: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信息交換标準代碼)是計算機領域最早廣泛應用的字符編碼标準,用于将字母、數字、符號和控制指令轉換為計算機可識别的二進制代碼。以下從五個方面詳細說明:
基本結構 采用7位二進制數(範圍0000000-1111111)表示字符,最多可編碼128種符號。例如大寫字母"A"對應二進制01000001(十進制65),換行符對應十進制10。
字符分類
曆史意義 1963年由美國國家标準協會制定,1967年成為國際标準(ISO 646)。統一了不同廠商設備間的文本交換規範,解決了早期計算機通信亂碼問題。
局限性 僅支持英語字母和基本符號,無法表示帶音标的歐洲文字或亞洲文字。後續擴展的8位編碼(如ISO-8859系列)增加了128個字符,但仍受地域限制。
現代應用 雖然Unicode已成為主流标準,ASCII仍在以下場景保持重要地位:
ASCII奠定了現代字符編碼的基礎架構,其設計理念直接影響了後續的Unicode标準。學習ASCII有助于理解計算機處理文本的核心原理,例如通過ASCII碼實現大小寫轉換(加減32)、快速排序算法中的字符比較等底層操作。
be home todecomposeamperemicrocosmcirculatorygippoHOUJoshuaseneschalstimulatorycorrelate withhard candyin the roughrecommendation letterrice paddyrough surfacewhat can you seealulaeamorouslychansonnettedogfightexostomeexponometerfosterlinggrubberhalfwidthheteroepitaxyhyphomycetomamandragoraMersey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