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幹涸溝壑(arroyo的名詞複數)
n. (Arroyos)人名;(西)阿羅約斯
Rocky mesas, canyons and arroyos break up the monotony of kilometers of shifting dunes.
岩石台地、峽谷和旱谷點綴在綿延幾千公裡的流動沙丘中。
He liked to position structures over waterfalls, on steep slopes, at the bottom of arroyos.
他喜歡将建築物置于瀑布上方,或者陟峭的斜坡處,或者是沙漠底部。
arroyos是源自西班牙語的地理學術語,專指幹旱或半幹旱地區由間歇性水流沖刷形成的溝壑或河道。這類地貌常見于美國西南部、墨西哥及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地區,具有以下特征:
季節性水文特征
arroyos在雨季(特别是夏季暴雨期間)會形成短暫但強力的徑流,水流速度可達3-5米/秒,而在旱季則完全幹涸。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記錄顯示,新墨西哥州的arroyos在暴雨後水位可在15分鐘内上漲2米以上。
地貌演化機制
根據《幹旱區地貌學》(科學出版社,2018)的論述,arroyos的形成包含三個階段:初期片狀侵蝕、中期線狀切割、後期河岸崩塌。其橫剖面多呈寬淺的梯形,深度通常為1-10米,寬度可達30米。
生态雙重作用
亞利桑那大學生态研究所(2019)研究發現,arroyos既是沙漠植物的水分儲存庫,其沿岸土壤含水率比周邊高18%-23%,同時也是洪水期的主要輸沙通道,單次暴雨可搬運200-500噸沉積物。
人類活動影響
過度放牧和植被破壞會加劇arroyos的侵蝕速率。美國農業部自然資源保護局數據顯示,20世紀以來科羅拉多高原的arroyos延伸速度已從年均0.3米增至1.2米。
關于單詞“arroyos”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詞義
Arroyos 是名詞arroyo 的複數形式,主要指美洲沙漠或幹旱地區中季節性出現的幹涸河床 或旱谷 。這類地貌在雨季會短暫形成河流,旱季則完全幹涸。其對應的中文翻譯為“旱谷”“幹涸溝壑”或“溪谷”。
2. 地理特征
3. 詞源與用法
4. 擴展信息
如需更多例句或專業地理學分析,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