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閃石化酌;閃石化
Amphibolization是地質學中描述岩石變質作用過程的專業術語,指岩石在特定溫壓條件下發生礦物成分轉變,形成以角閃石(amphibole)為主要成分的變質反應。這一過程常見于中高級區域變質環境中,涉及原岩中輝石、黑雲母等礦物在富水條件下的水熱蝕變。例如橄榄岩通過amphibolization可形成角閃石岩,該現象對解析造山帶演化具有指示意義(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2023)。
根據國際礦物學協會的定義,amphibolization需滿足三個基本條件:溫度範圍300-700℃、壓力0.2-1.2GPa,以及流體相中H₂O的活度大于0.5。該過程形成的角閃石常呈現特征的柱狀晶形和{110}解理,其化學成分可作為地質溫度計(變質岩石學經典教材《Metamorphic Petrology》第4版)。近年研究證實,amphibolization産物對金屬礦床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例如加拿大Abitibi綠岩帶的金礦成礦就與角閃石化密切相關(《Economic Geology》期刊2022年研究綜述)。
“amphibolization”可能存在拼寫誤差或使用場景特殊。根據現有資料分析:
核心詞源關聯
該詞可能由“amphibology”(模棱兩可的言辭)派生而來,後綴“-ization”表示“使…化”的過程。因此可推測其含義為“使語言表達産生歧義或模糊化的行為或過程”。
使用場景提示
該詞在常規詞典中未被收錄,可能屬于語言學或修辭學領域的專業術語,或特定學術文獻中的衍生詞。若需準确釋義,建議:
相關概念擴展
類似術語“amphiboly”(句法歧義)指句子結構導緻的歧義,例如:“They are hunting dogs”可理解為“它們是獵犬”或“他們正在獵狗”。若您探讨的是此類語言現象,可能需要結合具體案例進一步分析。
建議通過權威語言學詞典或學術數據庫(如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驗證該詞的使用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