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礦物] 水铵硼石
ammonioborite是一種含铵硼酸鹽礦物,其化學組成可表示為(NH₄)₂B₁₀O₁₆·5H₂O,屬于單斜晶系礦物。該礦物通常以無色至白色纖維狀或柱狀晶體形式存在,莫氏硬度約為2.5,比重在1.8-2.0之間,常見于蒸發岩礦床或火山噴氣孔環境中,與方硼石、鈉硼解石等礦物共生。
從晶體結構分析,ammonioborite的硼氧骨架由[B₅O₆(OH)₅]²⁻多面體構成三維網絡,铵離子和水分子填充在結構空隙中。這種特殊結構使其在工業催化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價值。根據X射線衍射研究,其晶胞參數為a=11.68Å,b=6.82Å,c=12.95Å,β=105.3°。
目前關于該礦物的權威研究可參考國際礦物學協會(IMA)新礦物命名及分類委員會(CNMNC)的礦物數據庫,以及《美國礦物學家》(American Mineralogist)期刊收錄的原始發現文獻。由于該礦物較為罕見,建議通過SciFinder或Web of Science平台獲取完整的晶體學數據和地質成因分析報告。
ammonioborite 是一個礦物學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總結如下:
基本定義
ammonioborite 指一種含铵的硼酸鹽礦物,中文譯名為“水铵硼石”或“铵硼石”。其名稱由兩部分組成:"ammonio"(铵)和 "borite"(硼酸鹽),表明其化學成分與铵和硼相關。
學科領域
該詞主要應用于礦物學和地質學領域,用于描述特定類型的硼礦物。例如,在礦物分類中,它可能與铵明礬(tschermigite)、铵砷鈣鈾礦等含铵礦物并列提及。
語言注釋
/əˌmoʊnioʊˈbɔːraɪt/
(英式音标)。注意混淆
需注意與拼寫相近的ammonite(菊石化石)區分,後者是古生物學名詞,指一種已滅絕的海洋生物化石。
建議需要專業礦物學資料時,可進一步查閱地質學詞典或權威礦物數據庫(如Mindat.org)以獲取化學式、晶體結構等詳細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