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men是什麼意思,alumen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無化] 白礬
明礬
例句
Add salt or white vinegar in water and soak for a few minutes before washing. For cotton fabric of higher quality, add a tiny amount of alumen instead.
每次都可在水中加些食鹽或白醋,将棉布制品浸泡幾分鐘再進行洗滌。若洗滌高品質棉制品可在水中加少量明礬。
專業解析
alumen(拉丁語名詞)指天然存在的硫酸鹽類礦物,中文通稱為明礬,特指含結晶水的硫酸鋁鉀(鉀明礬)。其化學組成為 $ce{KAl(SO4)2·12H2O}$,是曆史上應用最廣泛的礬類化合物。以下從多角度解析其含義與應用:
一、化學本質與特性
- 成分結構
由硫酸鉀($ce{K2SO4}$)與硫酸鋁($ce{Al2(SO4)3}$)結合形成的複鹽,晶體為無色透明的八面體,易溶于水,水解後呈酸性。
- 物化性質
具收斂性、吸附性及絮凝作用,水溶液遇蛋白質或膠體可形成沉澱。加熱至92°C時熔融,200°C以上脫水成"燒明礬"($ce{KAl(SO4)2}$)。
二、曆史與應用領域
- 傳統工業
- 鞣革與染色:中世紀歐洲皮革業用其固化膠原蛋白,使皮革柔韌;紡織業作為媒染劑固定染料。
- 淨水處理:自古羅馬時期起用于沉澱水中雜質,原理是鋁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吸附懸浮物(來源:Britannica, "Alum" 條目)。
- 醫藥用途
作為收斂劑和止血藥,曾用于口腔潰瘍、外傷止血。現代藥典仍收錄其外用制劑(如止汗劑),但内服因鋁毒性已被限制(參考:美國藥典USP-NF)。
- 食品加工
在膨化食品、腌制海蜇中作脆化劑(食品添加劑代碼E522),需嚴格控制殘留量(依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GL 36-1989)。
三、詞源與礦物學背景
- 拉丁詞源:原意為"苦鹽",泛指具有澀味的可溶性鹽。古羅馬學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記載了其提取方法。
- 天然存在:主要礦物形态為明礬石(alunite),分布于火山岩風化帶,著名産地包括意大利維蘇威火山、中國浙江蒼南。
權威參考資料
- 化學定義: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無機化學命名法》将"alumen"歸類為"double sulfate"。
- 礦物分類: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礦物數據庫将明礬石(Alunite)列為含鋁硫酸鹽礦物。
- 藥典标準:《歐洲藥典》(Ph. Eur. 11.0)規定明礬的純度與檢測方法。
注:因知識庫限制,部分文獻鍊接無法實時提供,建議通過學術數據庫(如PubMed、USGS官網)檢索上述來源。
網絡擴展資料
alumen 是一個化學領域的術語,主要指代明礬類化合物。以下從定義、化學組成及用途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核心含義:alumen 在法語和英語中均指“礬”或“明礬”,尤其指硫酸鋁鉀(化學式:$text{KAl(SO}_4text{)}_2 cdot 12text{H}_2text{O}$)。
- 中文對應:在中文中常譯為“白礬”或“明礬”,是一種無色結晶或白色粉末的無機化合物。
2.化學特性
- 組成:由硫酸鉀和硫酸鋁的含水複鹽構成,含結晶水,易溶于水。
- 鑒别方法:可通過重量法或 EDTA 絡合滴定法進行定量分析(例如玄明粉中的含量測定)。
3.應用領域
- 工業用途:常用于淨水劑、造紙工業的膠料、印染媒染劑等。
- 藥用價值:傳統中醫藥中用于止血、收斂和抗菌(需注意現代醫學對其安全性的研究)。
4.其他信息
- 發音:英語發音為 /ə'luːmən/,法語發音類似“阿呂芒”。
- 相關詞彙:如“纖鉀明礬”(法語:alumen m.)。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化學性質或具體應用案例,可進一步查閱專業文獻或藥物分析手冊(參考來源:、3、5、7)。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