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æktʃuəlaɪzd/
現行的
實現,實施(actualize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
He finally actualized his dream.
他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We are now actualized habits.
我們現在是現實化的習慣的體現。
Abilities aren't always actualized.
能力不總是需要被實踐的。
After being actualized, the corking performance is demonstrated.
實施後獲得了很好的擴容改造效果。
This innovation also saved paper and actualized paperless office.
節約了紙張,實現了無紙化辦公。
"actualized"(動詞過去分詞形式)指将潛在能力、理論或計劃轉化為現實狀态的過程,常見于心理學、哲學和日常語境中。該詞的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解釋:
心理學應用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self-actualized"特指個體充分實現潛能的心理狀态,表現為創造力發揮、獨立人格形成及對生命價值的深刻認知。美國心理學會将其定義為"個體達到最高發展水平的過程"(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哲學内涵
亞裡士多德學派哲學中,該詞對應"energeia"概念,指事物從潛在可能性向現實存在的轉化過程。現代哲學辭典解釋為"使抽象理念獲得具體表現形式"(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日常語義
在通用英語中,牛津高階詞典将其釋義為"使某事物發生或成為現實",例如:"The project was actualized through team collaboration"(通過團隊協作實現了該項目)。
該詞的詞源可追溯至中世紀拉丁語"actualis",經由法語"actualiser"演變而來,詞根"actus"含"行動、實現"之意。在語義演變過程中,16世紀宗教文獻首次記錄其"實現神旨"的用法,20世紀因存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的推廣而普及。
“actualized”是動詞“actualize”的過去分詞形式,主要含義為“使成為現實,實現潛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果需要更具體的語境分析或擴展解釋,可提供例句進一步探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