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əbˈsteɪn/ 美:/'əbˈsteɪn/
棄權
過去式:abstained 過去分詞:abstained 現在分詞:abstaining 第三人稱單數:abstains
GRE,SAT,商務英語
v. (投票時)棄權,放棄;避免,回避;自制,戒除
My dentist said I would have fewer cavities if I abstained from eating candy.
牙醫說如果我不吃糖果,蛀牙就會少一些。
I abstained in this regional election.
我在本次地區選舉中棄權了。
The alcoholic fin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abstaining from drinking.
這個酗酒者終于意識到了戒酒的重要性。
Six countries voted for the change, five voted against, and one abstained.
六個國家投票贊成這一變化 五個國家投反對票 一個國家投棄權票
Peter Dutton was also the only Opposition front bencher to abstain from the apology.
彼得·達頓也是唯一一位放棄道歉的反對黨前座議員。
Many may abstain through fear.
很多人可能由于害怕而棄權。
He swore to abstain from smoking.
他發誓要戒煙。
Today, only a handful dare abstain.
而今天,隻有一小部分敢于拒絕。
Do you drink alcohol, smoke, or abstain?
你喝酒抽煙嗎,還是煙酒不沾?
abstain from
放棄;戒絕
abstain from voting
放棄表決,投票時棄權
vi.|contain/restrain oneself;自制;放棄;避免
“abstain”是英語中一個多義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自願戒除或避免某種行為
指主動選擇不參與某項活動或抵制某種物質,常見于健康、宗教或道德相關的語境。例如:“He abstained from alcohol for health reasons.”(他因健康原因戒酒)。這一用法強調個人意志的克制,常與“from”搭配,後接名詞或動名詞。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曾引用該詞描述患者對高糖飲食的主動回避行為(來源:《The Lancet》)。
投票中的棄權行為
在政治或法律場景中,特指在投票時既不支持也不反對議題,以中立态度保留意見。例如:“Five members abstained in the UN resolution vote.”(五名成員在聯合國決議投票中棄權)。根據《劍橋詞典》的定義,棄權可能出于對議題複雜性的審慎考量(來源:Cambridge Dictionary)。
該詞源自拉丁語“abstinēre”(意為“克制”),自14世紀進入英語後,逐漸從宗教禁欲延伸至現代公共決策領域。例如,世界衛生組織在控煙倡議中呼籲公衆“abstain from smoking”(來源:WHO官網)。在學術寫作中,需注意其與“refrain”(短暫克制)的語義差異,後者更強調臨時性暫停。
“Abstain” 是一個動詞,主要有以下含義和用法: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差異,可參考權威詞典(如牛津、柯林斯)的例句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