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面辽阔无际貌。亦指广阔无际的水面。 汉 马融 《广成颂》:“瀇瀁沆漭,错紾槃委。” 晋 成公绥 《天地赋》:“沧海沆漭而四周,悬圃隆崇而特起。” 宋 宋祁 《城隅晚意》诗:“瞑思输鳬鵠,归飞沆漭间。” 明 夏完淳 《南越行送人入闽》:“苍茫八柱倒江河,沆漭三桑扶日月。” 清 纳兰性德 《金山赋》:“以山僻在东南,孤悬沆漭,故为 轩 驾之所弗游, 虞 巡之所未上。”
“沆漭”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àng mǎng,主要用于形容水面辽阔无边的景象,也可直接指代广阔无际的水域。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两点:
词义解析
从字面看,“沆”与“漭”均与水相关,组合后强化了水面浩渺的意境。常用于文学或诗歌中,描绘江河、湖泊、海洋等宏大场景,例如:“远眺湖面,沆漭连天,仿佛与云相接。”
使用场景
该词属于较为典雅的书面用语,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或抒情性较强的现代文学作品中,用以渲染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苍茫感。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具体用法或例句,可参考权威汉语词典或文学作品中的实际应用。
《沆漭》(hàng màn)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湖水波纹扩散的样子,形容波浪翻腾、波涛汹涌的景象。
《沆漭》的部首是水(shuǐ),由3个笔画组成。
《沆漭》的来源较为模糊,其出现时间和具体来源尚未考证。
《沆漭》的繁体字为「漢漫」。
古时候,《沆漭》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具体可以参照古代文字学的相关研究。
1. 波涛汹涌,湖水沆漭。
2. 湖面波光粼粼,湖水沆漭。
1.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形容一气呵成,协力合作。
2.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g xīn):形容心不在焉,不专心。
3. 波涛汹涌(bō tāo xiōng yǒng):形容波澜壮阔,气势磅礴。
1. 奔涌(bēn yǒng):形容水流冲刷的样子。
2. 波涛汹涌(bō tāo xiōng yǒng):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情景。
平静(píng jìng):形容没有任何波动、变化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