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顾藉的意思、顾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顾藉的解释

(1).顾念,顾惜。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故善难者,徵之使还;不善难者,凌而激之。虽欲顾藉,其势无由。” 唐 韩愈 《上留守郑相公启》:“不啻如弃涕唾,无一分顾藉心。” 宋 史达祖 《玉楼春·社前一日》词:“雨前穠杏尚娉婷,风后残梅无顾藉。”

(2).犹顾忌。《新唐书·外戚传·王仁皎》:“ 守一 沓墨无顾藉,财蓄巨万,皆籍入于官。”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闹隣駡坐、无忌惮、无顾藉者,则谓之有气。” 章士钊 《苏报案始末记叙》:“傍晚而 梦坡 至,出语壮烈,较前顿若两人。并毅然执余手曰:‘本报恣君为之,无所顾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顾藉”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包含“顾念、顾及”与“凭借、依托”的双重意象。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顾”指顾及、眷念,“藉”通“借”,表依凭、依靠,组合后常表示在行动或决策中对某事物有所考量或仰仗。

该词在具体语境中可体现两种用法:其一指因重视而有所顾虑,如《后汉书》载“行事顾藉礼法,不妄进退”,强调对规则的尊重;其二指凭借某种条件或关系,如宋代笔记中“顾藉家世余荫,得保禄位”,描述依赖家族背景的生存状态。需要注意的是,“顾藉”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仿古文本中,其语义与现代词汇“顾忌”“依仗”存在部分重叠。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
  2.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华书局,2015年修订版)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顾藉”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顾念,顾惜
    指对人或事物心存怜惜、眷恋之情。例如:

    •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提到“虽欲顾藉,其势无由”,表达即使想顾念也难有机会。
    • 韩愈在《上留守郑相公启》中批评某人“无一分顾藉心”,形容毫无怜惜之意。
  2. 顾忌
    表示因顾虑而有所保留。例如:

    • 《新唐书》记载王仁皎“沓墨无顾藉”,指其贪婪无度、毫无忌惮。
    •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描述“无顾藉者”为无所畏惧之人。

二、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文言文或历史文献,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中批评柳宗元年轻时“不自贵重顾藉”,指其不注重自我爱惜。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仅在研究古籍时可能遇到。

建议结合具体古文语境理解其细微差异。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镺蔓八风舞边韶笥閟重薄养厚葬崇标传芳次长当着矮人,别説矮话刁讼调体地球同步卫星冬训放滥仿照风散丰豓凤翥鸾翔粉署浮讹父权复职槁骸高篇官利归仁鹤骨鸡肤回注监故剪烛西窗轿柜节制资本吉甫颂晶毳饭敬养就壻开拍匡庐离旷林胡马首东醲厚勤俭区极上头舍己为公食荼卧棘兽子梳洗食马禠祉送灯素昧平生调色皖皖喂食维系温谕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