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鬼针的意思、鬼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鬼针的解释

(1).鬼齿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鬼齿》

(2).即鬼针草。参见“ 鬼针草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鬼针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名词,其核心指代菊科植物鬼针草(学名:Bidens pilosa),常见于我国南北各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该词条定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对生,果实顶端有钩状刺毛,易附着人畜传播,全草可入药。”。

从植物学角度,鬼针草具有以下特征:

  1. 形态特征:植株高30-100厘米,头状花序直径约8毫米,瘦果线形具3-4棱,顶端具芒刺3-4枚(《中国植物志》第75卷记载)
  2. 生长习性:多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花期8-10月,种子通过动物皮毛或人类衣物传播
  3. 药用价值:据《中华本草》记载,其性味苦平,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功效,常用于治疗肠炎、跌打损伤(《中华本草》第21册)

该词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见于《本草纲目》,李时珍描述其“子作钗脚,着人衣如针”,形象说明其果实附着特性。现代方言中仍保留“粘人草”“婆婆针”等别称,印证其在民间认知中的广泛性。

网络扩展解释

“鬼针”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成语含义(比喻用法)

指人体突然感受到的短暂刺痛感,如同被鬼魂用针扎一般。这种描述常用于文学或口语中,强调疼痛的突发性和无外界诱因的特性。
使用场景:多用于形容无明显原因的神经性刺痛,或比喻突如其来的精神刺激。


二、本草学中的释义

  1. 鬼齿的别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鬼齿》记载,“鬼针”是“鬼齿”的别称,属于一种中药材,可能与真菌类物质相关。
  2. 植物名称
    即“鬼针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其种子带刺,易附着衣物传播。据《本草纲目》描述,北方称“鬼针”,南方称“鬼钗”。
    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鬼针草提取物具有降血糖、镇痛等作用,相关实验已通过动物模型验证。

三、其他延伸用法


“鬼针”的核心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① 若描述身体感受,多指突发刺痛;
② 若涉及本草或植物学,则指向药材或草本植物。
如需更专业的医学或植物学信息,可参考《本草纲目》原文或现代药理学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败家精襃锡本性难移布伍趁空吃衣饭船坚炮利舫人飞文分给改革开放宫媵钩町挂花红脸鸿冢篁阵贿雇火剌剌牋牍奸谀郊学居隣课夫宽略帘外灵相狸制栾公社虏父论道冥吏墨衰绖某舍暮月奴隶主阶级糯米纸皮鞋骑吹轻楫青籙栖置睿聪讪刺鳝更烧燕神臯圣节释服失闪水苍俗院外宽内忌维错迕道无条详肯销屈小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