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艰的意思、国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艰的解释

犹国难。《后汉书·荀彧传论》:“察其定举措,立言策,崇明王略,以急国艰,岂云因乱假义,以就违正之谋乎?”参见“ 国难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艰(guó jiān)是汉语复合词,指国家面临的艰难处境或重大危机,强调国家整体所处的困苦、危难状态。以下从词典释义、语义演变及使用场景进行解析:


一、词典释义与构成

  1. 字义分解

    • 国:指国家、疆域,引申为政权或民族共同体(《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 艰:意为困难、困苦,如《说文解字》释为“土难治也”,后泛指一切艰难(《汉语大词典》)。

      二字组合后,“国艰”特指国家层面的重大困境,如战争、灾荒、社会动荡等。

  2. 权威工具书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虽未单列“国艰”词条,但依据构词法及历史用例,其含义可归纳为:

    国家遭遇的严重危难或整体性危机,常见于近现代文献,多与民族存亡、社会变革相关(参考《汉语大词典》电子版“艰”字条)。


二、语义演变与历史用例

  1. 古典文献中的雏形

    先秦典籍已有类似表述,如《左传·昭公四年》载“国之艰急,百物是倾”,但“国艰”作为固定搭配多见于近代。

  2. 近现代语境强化

    20世纪以来,“国艰”频繁出现于政论与文学作品中,承载救亡图存的时代内涵。例如:

    “值此国艰之际,吾辈当戮力同心。”

    (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凸显国家危难中的集体责任)


三、使用场景与典型搭配


四、相关概念辨析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电子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引用日期:2025-08-01].

网络扩展解释

“国艰”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用法

  1. 历史文献:
    最早见于《后汉书·荀彧传论》:“察其定举措,立言策,崇明王略,以急国艰。”此处强调在国家危难时采取应对策略()。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强调国家遭遇重大挑战时需全民团结,如“国艰之际,万众一心”()。

三、相关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用例,可参考《后汉书》及相关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情百无一堪边引层纍茶荈成群结伙冲幄刺彪殆无孑遗彫废钓溪独国恩同父母贰虑二豫返迷发石车沸煎高节公事瓜皮船锅焦行僞汉陵黑埴贿免煎沸坚深肩下洁身自守继武岿峗连胸领军缕脍没包弹麛夭衄锋情报局青莲书青木香泣涕如雨跂望圣尼神秘莫测时度施功十里长亭实细霜砧司局宿禽铜叠同会秃速文耀武悍香莲香艳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