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ublic errand]
(2) 官府执行公务的差役
公差凶极了,催人上路,像屠夫赶牛羊一样。——《孟姜女》
(3) 因公事而出差
春节你们太忙了,我来出个公差。——《人民的勤务员》
(1).临时派遣去做的公务。 清 李渔 《奈何天·筹饷》:“小生:请问二位,从那里来,往那里去,奉的甚么公差,去做甚么公干?”
(2).旧时官方的差役。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公差捕老农,牵人如牵狗。” 叶圣陶 《皮包》:“薄板门呀的一声,进来个穿一件灰布军服的公差。”
机器制造业中,对机械或机器零件的尺寸许可的误差。 ********* 《在桥梁工地上》:“后来事情闹到了工程局,局里派人来检查一次,把方顺石规格的公差放宽了四倍--八糎,认为对桥身牢固毫无影响。”
“公差”一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以下是主要解释方向:
工程制造领域 指零件加工时允许的尺寸变动范围。例如设计轴径为50mm时,标注"50±0.02"表示最大50.02mm、最小49.98mm的合格范围,±0.02即为公差值。这种公差控制能确保零件互换性,降低装配难度。
数学领域 特指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固定差值。如数列2,5,8,11的公差为3,计算公式为: $$ d = a{n} - a{n-1} $$ 其中$d$代表公差,$a_n$为第n项。
其他领域
建议根据具体上下文选择对应解释方向。工程和数学领域的使用最为常见,若需特定领域的深入说明可补充提问。
公差是指工程或制造过程中允许存在的误差或偏差范围,用于衡量产品或部件的质量和精度。公差有助于确保产品或部件之间的互换性和标准化。
公差的部首是"公",笔画数为四画。
公差一词最早出现在《朱子字义》中,用于描述将军审验兵器的标准。后来逐渐演变为工程或制造领域中的术语。
公差的繁体字为「公差」。
古时候公差的写法和现在相似,没有显著的变化。
这架飞机的公差控制得非常精确,确保了飞行的安全。
公差可以组成词语:公差限、公差范围、公差标准等。
近义词包括:误差、偏差、允许偏移等。
反义词为精确、准确。
【别人正在浏览】